网络文学为何频陷“融梗”泥沼

标签:
网络文学为何频陷“融梗”泥沼文摘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网络文学为何频陷“融梗”泥沼
来源:《 文摘报 》2019年11月5日1版
何谓“融梗”?不是简单抄袭,而是将几本书的情节、构思——所谓的“梗”,糅合在一起。书迷认为,《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涉嫌“融梗”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
某种程度上来说,由《少年的你》原著蔓延到电影的争议,是书迷对于作者的愤怒值累积的结果,更是网文圈存在的痼疾之一再掀波澜。近年来,网文IP改编影视作品被指涉嫌抄袭并不鲜见。此前《花千骨》《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都曾深陷“抄袭”风波。热播剧《锦绣未央》原著引起12位作者联合诉讼。原告方尽管胜诉,但获得的赔偿仅10多万元。很多书迷认为,购买改编版权的机构应该负责,文学网站更要履行传播文学作品的版权审查义务。
网络文学为何频频陷入“抄袭”“融梗”泥沼?这或许和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有关。在持续更新的强压下,高度类型化、模式化成为网文的套路。所谓“梗”,就是情节。在传统文学领域,不会仅以情节论英雄,文学的光芒和价值体现在“梗”以外的很多地方;而对以娱乐消遣为主要阅读目的的网文来说,“梗”就成了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