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宇明:曾国藩的“不轻受人惠”

(2019-11-12 19:19:33)
标签:

情感

游宇明

曾国藩

不轻受人惠

中华读书报

游宇明:曾国藩的“不轻受人惠”


曾国藩的“不轻受人惠”


作者:游宇明    来源:《文摘报》2019年10月29日6版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六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写信给几个弟弟说:“故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将来若做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所谓“不轻受人惠”,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乱收别人的人情。

  曾国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重庆奉节人鲍超能征善战,一生身披数百战,少有败绩,《清史稿》说他“治军信赏必罚,不事苛细,得士卒死力”。会做领导的人大抵都喜欢独当一面的下属,曾国藩也不例外,他多次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为鲍超请功求位,鲍超因而得以步步升迁。为了表示感谢,某次,曾国藩过生日,鲍超送给他16大包礼品,包括大量的金银珠宝,曾国藩留下一顶不值钱的小帽,以示上下得心,其余所有的东西都退还了。

  仔细想来,一个人愿意给官员物质方面的好处,主要是三种情形。一是无求于对方,只是钦佩其人品,财物只是敬意的表达;二是最初确实只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但官员有了更大出息之后,送礼者便产生了收取“利息”的想法;三是送礼者事先便将人情当成投资,希冀讨得官员欢心之后,再从其权力中分一杯羹。考诸人性,第一种情形不会很多,后两者倒是常见。曾国藩精通人情世故,对周围人那点小心思看得清清楚楚。不轻受人惠,可以避免日后为人所制。

  做上总督后,曾国藩写过一个名为《谕巡捕、门印、签押三条》的告示,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收人礼物,其初不过收茶叶、小菜之类,渐而收及鞍马、衣料,渐而收及金银、古玩。”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永远是无止境的,满足了小的,还会冀望大的,有了大的,则想更大的,与其在欲望中左右失据,不如首先不让它冒头。

                                                                                                                                                    (原载《深圳特区报》2019.10.22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