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嘉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有“影”响力

(2019-10-11 13:33:05)
标签:

文化

黄嘉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都有“影”响力

新京报

分类: 自由典藏
黄嘉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有“影”响力

品特做过62次编剧、马尔克斯1部小说卖了300万美元版权、最新得主汉德克参与14次编剧并执导过4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有“影”响力


作者:黄嘉龄  原载:《新京报》2019年10月11日第C1版


    10月10日晚,去年暂时停止颁发并顺延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一百多年来,产生了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同莫言所说,“我觉得小说跟电影一直有种不解之缘。”他们的众多作品为世界影坛提供了大量可供改编的素材的同时,也在银幕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这里用数据列举一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影视的密切关系,而一些具体轶事详见C03版。

  最新得主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先后参与过14部影视作品编剧,其中他与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合作过8次,包括《柏林苍穹下》和《错误的举动》等影片。汉德克还执导过4部影片并主演过其中的《死亡之病》。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悬疑小说《犁过死骨之地》2017年被改编成影片《糜骨之壤》。

  单部作品被最多搬上银幕者

  川端康成1926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从1933年起先后6次被搬上大银幕,3位不同时代的代表女演员田中绢代、吉永小百合和山口百惠分别在1933年、1963年和1974年出演过女主角“薰子”。

  诺贝尔文学奖和奥斯卡奖双料获得者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是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1913年创作的社会讽刺剧《卖花女》(后来被改编成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影片《窈窕淑女》)于1938年被改编成电影,萧伯纳本人也因为参加创作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

  2016年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首次授予一位音乐家鲍勃·迪伦,他为影片《奇迹小子》创作的主题曲《时代变了》获得2001年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最昂贵版权

  制片人斯科特·斯坦多夫用了3年时间来得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电影改编权,终于在2004年以300万美元的天价购得电影改编权。

  “最电影”者

  哈罗德·品特尽管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原创剧作家”,但他也许是和电影“拥抱最紧”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演员出身的品特曾参演过22部影视作品,执导过6部,而他参与编剧的影视及戏剧作品多达62部。

  海明威也算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和电影关系“很铁”的一位,他的作品《老人与海》先后3次搬上银幕,《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也分别拍摄过2个版本影片,而海明威本人做过23次电影编剧,出演过2部影片。

  离我们最近

  莫言参与创作过12部影视剧剧本,他的小说多次被搬上银幕,其中《红高粱》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1988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影片《暖》,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和200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