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陆宇婷关于恋爱你能和父母聊多少文摘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关于恋爱,你能和父母聊多少
作者:李亚彬
来源:《 文摘报
》2019年9月21日第3版
http://epaper.gmw.cn/wzb/images/2019-09/21/03/res07_attpic_brief.jpg |
不主动分享
在北京读大学的苏嘤嘤生长在广东,她所在的小城市,家族联系紧密,亲友关系盘根错节。从中学阶段开始,嘤嘤和3个男女同学是很好的朋友,4家人在假期经常一起出去玩。大人们很想撮合嘤嘤和其中一个男生:“那个阿姨特别喜欢我。”面对大家的起哄,嘤嘤和男生并不发表意见。
其实,当时嘤嘤在北京的学校早已有了意中人,只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告诉爸妈。她知道,一旦提起,爸妈肯定会接下来把对方情况盘问个底儿掉,“家在哪里,专业如何,有没有兄弟姐妹……”苏嘤嘤说,有些事我也不知道,想想都觉得麻烦。
陈诺第一次和妈妈谈到自己恋爱的经历也不愉快。来自浙江的她,首次恋爱对象是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外省市学弟。和妈妈说的时候,她有意规避了“姐弟恋”这个点。尽管如此小心,还是踩中了雷区:妈妈不想孩子嫁到浙江以外的地区,坚决反对。陈诺力争说谈恋爱不一定就会结婚,妈妈扔下一句:“不结婚干吗浪费感情啊,你可不要做吃亏的事。”
“因为她表现出不喜欢、不支持,所以后续也没有再跟她分享恋爱故事,就那么戛然而止了。”陈诺对于失去了和妈妈分享快乐的机会感到惋惜。
选择性分享
一部分人好不容易迈过了“公示恋爱”这一难关,却倒在“谈到什么程度”这一敏感话题。
暖暖的男朋友今年硕士毕业,明年将远赴新疆参军。毕业典礼之际,他们的父母分别从一南一北赶往北京,把两人的终身大事定了下来。尽管已经是“有婚约在身的人”,暖暖在爸妈面前提及男朋友时还是如履薄冰,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男友在爸妈心里的正面形象。
“我只能说一些比较正面的、对我有帮助的事。比如,男友帮我找到了一份在央视网实习的工作,爸妈听了就很高兴。”不开心不满意的事都是自己解决,绝对闭口不提,“比如他特别宅,周末永远睡懒觉,这半年胖了10多斤,就不能说。还有俩人吵架的事,也都是禁语。”
“进展程度”更是“躲猫猫”的话题,孩子进入成年,父母会尽量避免直接提,但这份不能说的秘密,依然让爸妈“悬着心”。
张一笑的爸妈在中学阶段就不反对她“早恋”,但却一直明确反对“婚前同居”。已经大四的一笑和男朋友在一起3年多了,但每次出去玩,妈妈都需要确定他们不是“单独出游”。一次,当警察的爸爸喝高了,半开玩笑说,如果你们“不老实”,可以利用系统查到信息……一笑心里很生气:“特别没有安全感,完全不被爸妈信任。”
蔚蓝来自金华,目前在杭州读研究生,她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认识了同在老家工作的男朋友阿申。虽然是“父母之命”,但爸妈也一直严防死守,只要节假日蔚蓝没回家,妈妈就要一天内多次视频,以证实蔚蓝是“清白的”。几次下来,蔚蓝疲惫不堪:“他们这样盯着我,我更不愿多谈我们的关系进展了。他们应该明白,只要多给我些空间,我们能处理好彼此的关系。”
事实上,感情生活属于孩子个人的隐私,父母要理解孩子有选择聊与不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