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渝川:我们易被偏见左右

(2019-08-25 09:11:05)
标签:

情感

郑渝川

我们易被偏见左右

文摘报

分类: 自由典藏
郑渝川:我们易被偏见左右


我们易被偏见左右


作者:郑渝川    来源:《文摘报》2019年8月1日第7版

  

       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是个客观、公正的人。那么不妨做个测试,我们能准确回答自己高中时的成绩吗?美国研究人员曾对俄亥俄州韦斯利恩中学的毕业生进行过测试,至少29%的分数被记错了。而在德国举行的类似测试中,回忆者把自己成绩记错的更是高达43%。有意思的是,学生们更倾向于高估自己原先的成绩,而非降低。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总是反复不断地用一种更加积极、自我吹捧的方式来重构自己过去的记忆。比如,父母经常在谈论自己照顾、教养孩子的方式,与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高度吻合的,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如此。又如,很多人都会谈到“事后之明”,也就是在事件发生后,将自己无意的选择、举动说成是有意为之,甚至还会将根本不是自己所为的事情,“添加”在自己的记忆中。

  其实,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心存偏见,宽于待己,严以待人——对待自己,无意识地进行高估、美化,而对于他人,则常常根据诸如第一印象就下判断,根本没有进行过严肃、理性的思考。

  要走出盲点、摆脱偏见,心理学家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是,防止自信过度,及时做好标记。

  第二条建议是,强迫自己在作出选择时考虑负面因素。“负面思考的力量”可以让人走出盲目乐观情绪。尤其是当我们要做出对于个人、家庭非常重要的选择时,不能仅仅聚焦于有利信息、正面证据,而应更加充分的考量风险和问题。

  第三点,让自己的配偶、孩子、长辈来帮助“校对”我们的选择。

  第四点建议是,我们应当尽可能多睡一会儿。睡眠不足导致决策水平下降,还会在执行中引发更多危险,使得我们更可能跌入偏见的盲区。

  第五点建议是在压力状态下保持心情快乐,这有利于减轻压力,让思维在健康状态下得到更为有效的运转。

                                                                                                      (原载《广州日报》2019.7.15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