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志异文化

标签:
文化中国的志异文化新京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中国的志异文化
古人为何会对鬼有如此执念,以至不惮倾注笔墨心血,让它变得真实可信?鬼的本体是死亡,对鬼的执念当然也是源自于对死亡的好奇和困惑。人们恐惧死亡,因为它会彻底终结一切,但人们又期望死亡不会是彻底终结,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死去的人会再度重逢,生前的生活会继续延续。甚至,死后世界是比生前世界更加公平正义的世界。鲁迅在他的小说杂文中不止一次以鬼为譬喻,批判人间的种种不公与虚伪。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古人制作这些鬼故事时的内心真意:“鬼之为言归也”。带来死亡恐惧的鬼最终成为了人们希望的寄托:我们只是偶尔闯入了人间的鬼魂,历经人世的种种悲欢离别、苦乐哀怒,最终要回到那个死亡的世界,或许在那个世界中,人的故事比鬼的故事更加充满困惑、好奇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