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驻校应避免流于形式

标签:
文学教育作家驻校应避免流于形式光明日报杂谈 |
分类: 自由典藏 |

作家驻校应避免流于形式
原载:《光明日报》2019年7月31日第8版
网友认为作家驻校有利于学生和国内外优秀作家亲密接触,提升文学创作兴趣。网友“六月的夏天”称:“作家驻校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近优秀作家,感受作家的思想和情怀,很多学生因此对写作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网友“摩登mini鱼”认为:“学校一般都会邀请国内外声誉较高的作家来驻校,他们在向学生授课的时候,会引导学生关注文学内涵,促进学生对文学创作产生热情。”
网友指出作家驻校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为驻校作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互动条件。网友“爱傻笑的不倒翁”表示:“要想真正发挥优秀作家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需要学校摆脱功利思维,持续性地付出,为作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网友“闪光rush531”认为:“国外高校有很多驻校作家,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尤其需要将其纳入国内文学教育机制之中,推动作家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网友期待作家驻校在培养专门写作人才、推动文学教育持续深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网友“蹦哒蹦哒的光源”称:“希望驻校作家可以真的帮到学生。”网友“阳光酸柠檬”表示:“驻校作家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创造能力和文学感悟能力,希望可以真正发挥培养专业人才、丰富学校文学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