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晖:“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2019-07-05 00:11:32)
标签:

文化

许晖

“呵呵”

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文摘报

分类: 自由点击
许晖:“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作者:许    晖    来源:《文摘报》2019年6月15日第2版


  有网友撰文,声称网络流行语“呵呵”最早起源于苏东坡,并举出书信为证。其一,《与鲜于子骏》:“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其二,《与文与可》:“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匹也。呵呵。”其三,《答陈季常》:“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实际上,“呵呵”一词的发明权根本不属于苏东坡,即使用在书信中也并非苏东坡首创。

  “呵呵”最早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后赵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入唐后,唐皇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遂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

  “呵呵”用之于书信也并非源自苏东坡。早在苏东坡出生前三年,欧阳修就开始在书信中“呵呵”了。苏东坡八岁时,欧阳修依然如故:“铭文不烦见督,不久纳上,只为须索要好者,恐未尽尔。呵呵。”这时候的苏东坡还在跟着父亲读书,哪里就学会“呵呵”了?

  有宋一代,“呵呵”一词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书信中常常使用。人们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今天使用的大多数流行语都是现代的专利,其实不然,古人口中早就说着跟我们一样的话了,“呵呵”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 原载《北京日报》2019.6.11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