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之柔:《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吗

(2019-03-29 20:57:00)
标签:

文化

李之柔

《老子》

作者是老子吗

文摘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李之柔:《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吗



《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吗


        
           作者:李之柔   来源:《文摘报》2019年3月14日第6版

  

    后人知道老子,是因为他写了《老子》。太史公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对后人了解老子,功不可没。

  司马迁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司马迁明确指出庄子、韩非子之学皆出自老子。

  笔者曾粗略统计,《庄子》一书引“老子曰”十五处,“老聃”“老子”为一人,共出现五十余处,还借子路之口说出“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韩非子》一书中除《解老》《喻老》篇,《存韩》《说林上》等十七篇也涉及老子学说,有些地方直接提及“老聃”或“老子”。从中可以看出,秦汉时,老聃就是老子,不仅庄子、韩非子受到他的影响,就连圣人孔夫子也曾虚心地向老子请教问题,这在《礼记》《孔子家语》中有相关记载。

  对此,后世有文人或不认可司马迁《史记》中的老子的真实性,或不同意他是《老子》一书的作者。起因之一是传记中有“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的记载;再就是司马迁说“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却没有写清“老子乃著《老子》”或“老子乃著《道德经》”;还有人提出,从《老子》一书中可见先秦各种思想的端倪,而《论语》《孟子》却没有明确引用老子学说,因此断言老子生在孔子、庄子之后。这样定论,未免过于大胆,尤其是最后一条,更是想当然。

  《史记》一书中,“周太史儋”出现了四次,除《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一文,其他篇章与“老子”没有丝毫瓜葛;在《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则再一次说明“老子”与“老莱子”不是同一个人。而“老子”一词,出现了三十余次,如《史记·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引老子之说“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与今日所传《老子》(《道德经》)相同,也与《韩非子·解老第二十》所引相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竹简本《老子》被科学测定出现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00年之前,也就是战国时期。以此来看,《史记》中所说的老子,至少在司马迁心中就是《老子》一书的作者,这是千真万确的。作者如实反映了汉代初期,人们神话、完善老子的一个过程,“或曰……或曰”只是作者表述的手法而已。《老子》的作者,当然是老子。

                                                                                                                                                         (原载《北京晚报》2019.3.2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