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郦亮:将“咬文嚼字”进行到底

(2019-03-19 20:57:28)
标签:

文化

郦亮

将“咬文嚼字”

进行到底

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郦亮:将“咬文嚼字”进行到底


自媒体时代如何“好好说话”?

将“咬文嚼字”进行到底

  

作者:青年报记者郦  亮    原载:《青年报》2019年3月19日第A15版


 


本报讯  新一期“行知读书会”请来了《咬文嚼字》副主编、上海市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副主任王敏来谈“自媒体时代更需要咬文嚼字”。

王敏首先指出,中国的语言文字确实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比如《咬文嚼字》在创刊时,就有语言学家指出“咬文嚼字”有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不注重精神实质的意味,是偏颇的,建议改成中性的词,比如“字斟句酌”。只是后来杂志创刊还是用了“咬文嚼字”。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咬文嚼字”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就指出,这个词是指反复推敲、十分讲究,这是一种正面的评价了。

语言文字在不断地发展,到了现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发展也更为活跃,甚至每天都会有大量新的词汇出现。但是王敏认为,深入细致地辨析字数,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符合规律地健康发展,到了今天不但没有过时,在更多的场景是需要人们坚持这么做。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交互性强、自主性强、自由度高,在这种时候更需要强调语言文字的规范,否则会对语言文字造成很大的伤害。

王敏认为,这个时代碰到的语文问题大致上分成四种:第一种,定位的问题,定位错乱,分不清楚公众语文和私人语文。第二种,分不清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第三种,对语言的艺术还是陷阱没有准确地把握。第四种,对语文生活和语文规范两者的关系没有一个很好地把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每个人都有维护母语纯洁性和规范性的责任感,语言文字才会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