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丘萍:读好无字之书

(2019-03-09 22:39:14)
标签:

文化

教育

丘萍

读好无字之书

今晚报

分类: 自由典藏
丘萍:读好无字之书


读好无字之书



作者:丘       原载:《今晚报》2019年3月5日第9版


        几个当年的学生在一起谈论孩子:每天比大人还忙,结果高分低能,越学越傻,什么也不会做……最后,大家把我这个老班主任请来给开开药方。

  我先询问了孩子们每天的生活情况,简直是一个模子扣的:从早晨到下午3点半在学校上课,下午4点半又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吃完晚饭,便伏在桌上写作业到半夜,周末又被补习班填满……我叹了口气,明白了:十岁左右的孩子除了上课还是上课,这行吗?

  我指着其中一个当年的学生说:你,当年一下课就自己做乐器,我鼓励你;后来,你真的成功了,用自己做的乐器在全校演奏,还获了个全市创造奖。现在你搞项目开发,能说与这没关系吗?接着,我又说另一个学生:你当年在班里脚不离球,球不离脚,一下课就往操场跑,后来入了校队,还在区里踢了个亚军。你的身体棒,功课也好,而你的儿子戴上了老厚的近视镜……我问他们:当年你们课内忙,课外也忙,耽误功课了吗?你们现在事业有成,生活美满,可孩子们呢?

  人一生都要读两本书:一本有字的书,一本无字的书。对孩子而言,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光靠死磕课本远远不够。课内的书,家长们重视;课外的“书”,很多是无字的,比如劳动,比如社会实践,比如兴趣爱好,比如玩耍。在此期间,孩子们会亲身接触外界事物,开动大脑,活跃思维,学着自己去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一是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提高各方面能力;二是促进其培养爱好,形成良好的性格。

  现在的孩子们都患了一种病,我起名叫“课外生活缺失症”。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课内的学习,是基本要求,但不是全部;要发展个性、发现自我,没有课外活动,不亲近大自然,不接触广阔的社会,没时间去看、听、闻和触摸,然后记忆、联想、推测、判断,怎么锻炼大脑、增长智慧?怎么丰盈内心世界?怎么会开拓想象空间?怎么会有创造力?教育家说,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头上。须知,没有课外的学习,学习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

  只有既读好有字的书,又读好无字的书,才能使得孩子们健康成长,并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