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这4本书,每读一本都是一段心灵的跋涉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书屋 |
1.
《不吃鸡蛋的人》
作者:钱佳楠
三个故事分别是《不吃鸡蛋的人》、《狗头熊》和《乍浦路往事》。三个故事或多或少都隐晦的揭示主人公对抗生活,对抗命运既定的安排。只不过《狗头熊》唯一拥有明朗的大结局——霍嘉衣认可了自己的心,认同了父亲说母亲死亡,也解开了自己积压心头多年的束缚。
而《不吃鸡蛋的人》中,因为贫穷而不吃鸡蛋的周允,终于长成了母亲心里满意的样子,却也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即使凭借本能也能画下一幅幅赚大钱的画,但却再也画不出真正意义上的画。对于她的结局,是追寻爱情和自己的梦想,还是继续活成母亲满意的样子,作者并没有在故事的结尾直接揭露,而是留白凭读者遐想。
2.
《十七岁的轻骑兵》
作者:路内
《十七岁的轻骑兵》有13个短篇,篇篇独立又相互纠缠,路小路和数之不清少年人轮番出场,他们没有名字,有些早早退场,有些迟迟不散,这数不清的少年人却真的仿佛凝固成同一个路小路,他们成为彼此的影子,在青春的漩涡里反反复复停滞不前。
《十七岁的轻骑兵》里的十七岁好像是一段懵懂可爱的青春岁月。书中人物他们的经历和疯狂是所有少年都会或多或少会有过的匆匆瞬间,充满了对感情的悸动、对世事的冲动、和对梦想的无尽向往。
这是一场友情岁月,也叫做追爱时光,在那些混沌岁月里,有错误与狂妄,有无知与幼稚,就像最后一章里,花裤子说,十七岁是一段糟糕的日子。但那轻狂放纵的一年也是独有而可爱的,每个人都可能沉溺在自己或别人打造的浪花里,感受十七岁的特有的孤独、疲倦与美好。17岁,是心高气傲又没有远见成熟的年纪,有多少热闹拥挤就有多少孤寂落寞。
3.
《丙申故事集》
作者:弋舟
小说集共收录了5个短篇小说,分别是《随园》、《发声笛》、《出警》、《巨型鱼缸》和《但求杯水》。佛家云: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如果拿着八苦去套小说集中五个故事,居然基本恰切。
在表达人的终极处境方面,宗教和文学确有其相通之处。这是大前提,而一个小的成立条件是,弋舟的创作在这部小说集中确实有了些许的妥协和退让,相比他以往倚重的“小说逻辑的自洽”,在这里他更多遵从的是事实逻辑。他在附录里说得好,“如果说,我一定想通过这本集子表达什么,那么好吧,我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世界的服从。”
4.
《我的叔叔李海》
作者:尹学芸
这本《我的叔叔李海》,集结了尹学芸的四篇中篇小说,《我的叔叔李海》以两个家庭的恩怨分合,以小见大,映射出的是时代与人情;《玲珑塔》讲述的是围绕着玲珑塔,每个人眼中聚焦的不同事物;《曾经云罗伞盖》是时代儿女的一次悲情剪影;《士别十年》是一首写给每个曾经自己的一首挽歌。每篇小说都很精致,兼顾时代与人情,既有对于时代的反思,也有对于人情的悲悯,执着于发现并刻画人性中幽微的角落。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我的叔叔李海》这一篇,叙述角度精妙,人物形象立体,讲述了不同阶层的我家与李海叔叔一家由于时代因素走到一起之后的融合与碰撞,以家为单位,对于他者的仰望与嫉妒,其中对于人的微妙情感的刻画,可堪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