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国华:读书不用劝

(2019-01-24 16:27:54)
标签:

文化

王国华

读书不用劝

文摘报

分类: 自由典藏
王国华:读书不用劝

读书不用劝


作者:王国华  来源:《文摘报》2019年1月10日第6版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多关注更高层面的东西(谋道),不要被眼前的升斗小利迷了眼。那些忙于耕种的人也会挨饿。认真学习的人,都会有口饭吃。若有志于做个君子,需要关心的是道,而不是贫。因为,只要关心道,你就贫不到哪儿去。

  孔子的“谋道”,似乎更强调在价值观层面。后代的“谋道”与“学”,基本体现在实用层面。与孔之“谋道”形似而神非了。界限被模糊,也属正常,《论语》中的这个“禄”字,也没躲开功利核算。

  从古至今,各种劝学方式层出不穷。我一度疑惑为什么要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道理大家都明白。谁愿意在农田里受大累,谁不想坐在公府里喝茶?人是有趋利避害本能的。违背本能,再怎么劝都没有用;符合利益,自然趋之若鹜。

  谋道与谋食是方向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基本有全民共识。所以,所谓劝学,劝的不是方向性问题,应该是态度。劝其在学习、谋道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能忍,不怕吃苦,别打退堂鼓,熬过这一节就好了。

  态度问题解决了,会不会出现全民“谋道”而无人生产,搁置稼穑,甚至要制定一个比例来避免出现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尴尬局面?不用担心,还有更多的制约因素挡在那里呢。比如家族出身、长辈的意志等等,即使这些都公平,还有最后一道关口——智力因素。能够谋道成功,智力才是关键。

  读好了书,能做事,有饭吃。劝与不劝,意义不大。

                                                                                                                                                   (原载《深圳特区报》201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