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郦亮:老树开新花文坛需要“新”势力

(2019-01-14 21:09:42)
标签:

文学

郦亮

老树开新花

文坛需要“新”势力

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郦亮:老树开新花文坛需要“新”势力


老作家今年集体发力

老树开新花  文坛需要“新”势力

  


作者:青年报记者郦    亮    原载:《青年报》2019年1月14日第A11版


 


本报讯 今年的文坛除了青年新锐继续逐鹿之外,一批本应搁笔颐养天年的老作家的复苏,使得文坛重新多元热闹起来。这是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所透出的明确的信息。

军旅作家徐怀中大概是今年订货会年纪最大的作者之一。徐怀中今年90岁了,却出版了一本厚重的长篇小说《牵风记》。已经多年未出作品的70岁的著名作家梁晓声这次一出手就是“家·国·天下三部曲”,包括《家载一生》《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此外还有69岁的张抗抗为文学写的“信史”《张抗抗文学回忆录》。以及年届60的《收获》主编程永新推出的《一个人的文学史》等。

其实,这些年人们对于文坛的关注,更多还是聚焦青年作家。尤其是网络文学兴起之后,各路大神更是成为读者热议焦点。但事实上文坛从来有一股力量,那些老作家依然笔耕不辍,文思泉涌,老树新花,他们的作品在文坛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或许是由于年龄的关系,这些作品大多与历史有关,充满了回顾、盘点和总结的意味。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以1947年刘邓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投身革命的青年和一匹马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徐怀中曾以此为题材创作出《牵风记》的雏形,将近20万字,后来由于种种不测,小说手稿被销毁。这次创作起笔于四年前,经过不断的修改与润色,五十余年后,小说终于与读者见面。梁晓声的“家·国·天下三部曲”回顾总结的意味也很浓。《家载一生》记录的是作者内心深处难忘的最初记忆,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通过《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见证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时代变迁;《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是解读中国乃至全世界热点问题的杂文集。梁晓声以平凡人的角度,用善意的力量,为其兼济天下的美好理想而书。

当然,像张抗抗的《张抗抗文学回忆录》,以及程永新的《一个人的文学史》这类文学史类的作品则更是如此。张抗抗就说,这本回忆录是个人与文学关系的一次回顾,“检审自己几十年的写作,对于自己,也是一次无忌无碍的剖析和矫正。都是过往历史的真实产物,尽管个人的回忆录,于历史、文学史而言,是非常轻微而渺小。但它印证有时代的刻度,或许还留有一点文学史料的价值。”

老树开新花是作为书业风向标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年透出的明确的信息。文坛固然需要新人新作,但是那些文坛老人的回顾与思考同样具有厚重的力量。文坛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只有各个年龄段的作者一齐发力,才可能产生超越时代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老树开新花意义很大。正如张抗抗坦言,自己的大半生岁月都在写作中流逝,每一部新作品的问世,都仿佛精神与文学的极地重生。“一个作家一生的作品,在不同阶段的艺术风格会有很多的变化。但在我大半生的写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永远是同等重要的。通过这部书,我也是梳理了自己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学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