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出书与否

标签:
文学何永康出书与否今晚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不愿卖书——是我自己不愿出书、也不太支持朋友出书的主要原因。现在,作为非畅销书作家、非著名作家,大都要包销一部分书——因为出版纯文学书一般都是要赔的,作家包销一点,出版社就少亏一点。换位思考一下,这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书出还是不出?各有利弊,难以定夺。其实,出书与卖书的困惑,不仅仅中国作家有,外国作家也概莫能外。 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的博尔赫斯在年轻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他当时出书的目的很单纯,并不想以它换取名利,只想把书散发出去,让人读他的诗作。但散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顾及对象也要顾及面子。他发现有很多文化人都喜欢去一家有名的杂志社聚会,聚会时大衣都会挂在衣帽间。博尔赫斯就托一位编辑把书悄悄塞进每件大衣的口袋里。不久,他就发现许多文化名人读了他的书,有人还写了评论。利用大衣口袋来“推销”自己,博尔赫斯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前几天读到一个以色列作家的短篇小说《书卖出去了》。小说用了大量笔墨来记叙和渲染一个作家的遭遇:出书的夙愿、等待出版社送样书的焦急、样书到手后的欣喜若狂。但短暂喜悦之后是不尽的烦恼——书摆在书店一本也卖不掉!作家不禁黯然神伤得近乎崩溃。某一天,突然转机出现,他的书一下子全卖出去了,这让他惊喜万分,认为自己的书还是受读者欢迎的。小说最后一转笔锋,轻描淡写地揭晓一个“谜底”:原来那些书全是他的一个好友掏钱买走的——其目的是想以此解除他卖不出书的痛苦,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一个真实的故事和一个虚构的故事,或许会给那位文友一点启示,从而正确看待和理性处理出书与否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