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逸麟:别有韵味

(2018-11-25 22:30:13)
标签:

文学

张逸麟

别有韵味

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张逸麟:别有韵味


别有韵味

  


作者:张逸麟  原载:《青年报》2018年11月25日第A1版


看完《姐姐的丛林》后,蒋韵、李锐夫妇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不得不承认女儿笛安非常有写作天赋,而且是不同于他俩的别样天赋。

在这样一个文学家庭中,一家三口感情非常融洽,可在文学的领域,他们各有各的风格、追求和信仰。但是,外界总喜欢比较,从“龙城三部曲”异军突起,到《南方有令秧》名声大噪,女儿的文学之路不可限量,青出于蓝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蒋韵为女儿高兴,同时带着自信执着,在自己的文学之路上从未动摇,“许多同行似乎都有过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我是一个‘实力大于名气’的作家,这点,我倒还不谦虚地表示认同。”

曾经,蒋韵也被拿出来与许多作家比较,比下来的结果是她被归为“另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和当今文坛上流行的热闹流派似乎都不沾边儿,是一个无法被确切归纳的作家,用其他人的话说“是不能被除尽的余数”。

古典、伤感、追忆往昔……这一系列风格铸成了蒋韵的独特烙印,就像她在《我给我命名》里这样写道:“我是我自己的旗帜,尽管被高原的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但破碎的旗帜也是旗。它猎猎地飘扬也自有它的一点壮烈之处。”30多年的创作历程,蒋韵一直站在这个时代的外面坚守着自己的故事。

蒋韵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她的同龄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最先下岗的,就是他们;在时代变革中付出最大代价,就是他们……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一生负疚、无可救赎、拒绝遗忘。而书写他们,就是书写我自己。”

蒋韵的小说就是在为“那一茬人”代言,也是在为自己代言。她曾表示,自己是个“失乡”的人,有时候很羡慕其他作家有自己的“文学故乡”。所以“失乡”已经成为蒋韵小说的母题——永远在生活的边缘,永远在他乡,永远怀有深刻的乡愁和生命的悲情……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受困于“内陆”、“盆地”,而内心深处激荡着古典又现代的浪漫追求,他们的爱情不属于脚下这块封闭平庸的土地,属于“诗和远方”,属于乌托邦。“我揣测,就算她们生在北京、上海、纽约、巴黎,恐怕也一样。她们是生活的‘外乡人’,怀揣失传的浪漫与诗意、无处置身的精神洁癖,永远漂泊在寻找的路上。”

蒋韵是把古典式的爱情放在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的。不论是《红殇》中的岑雪萍、吴洁梅、岑清明,《绿灯笼》中的宋翠微,还是《古典情节》中的夏平,蒋韵笔下的爱情与人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如痴如狂,朴素浪漫。而《隐秘盛开》中的潘红霞更是把爱上升到信仰的境界。有人评价说:“小说《隐秘盛开》充满了属于作者那个时代的爱和精神气息,‘让人疼痛至死却不能放弃的爱意’弥漫在一个个古典爱情中,让人读来欲罢不能,纯粹而‘极端’,感动也温暖。”

这就是属于蒋韵的独特韵味,与时代无关,与家庭无关,孤独旅人也好,时间过客也罢,作为一个古典伤感主义者,她只是与她那一代的人在小说中同呼吸、共命运,并且用她的小说向八十年代致敬,向那个“生活似乎永远在别处”的虚幻年代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