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已久哉!夏至刚过,闻教授细讲此书,不免心动即于次日而行之。步于黄浦,上海之鹰眼之地,感受文化之交汇,讲座过后不免有些感慨,将鄙人的一些浅薄的理解整理成章。
《傅雷家书》显而易见,这是一本由傅雷和其家人的家信所组成的书,主要是傅雷先生和太太给他们的儿子傅聪的信,那傅雷是谁呢?
傅雷之名,不曾闻。刚开始读此书时,不免误入歧途,以为傅雷先生是教育大家或是音乐教授,亦或是性格刚硬之人,读完整本书了解完背景才得以释然,泯然一笑。
是,他是一个性情刚硬之人,从出生时名字中的“雷”字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是应着他那一身刚直之气,怒号而来,拂袖而去,留下令后人赞佩不已的伟大译作。
是,他也是一个教育成功者。他教育傅聪音乐方面的修养已经可以在傅聪的成就里体现得淋漓精致了,除此之外,他还会培养孩子的文化修养,严格要求孩子的日常行为礼仪,并不断灌输以爱国精神——同每一个家长一样。
当孩子在钢琴演奏方面遇到瓶颈时,他列出注意事项,提醒他演奏姿势是否有影响;当孩子写信的文笔稍稍退步时,他让孩子坚持读中文书,希望孩子能记住自己的母语、自己的祖国;当孩子受到挫折一蹶不起时,他告诉孩子:这很正常,只要平衡了就好……
在这几百份书信中,我们能看出傅雷先生对孩子深深的挂念和严格的要求!教育大家培养的不是只会弹琴的机器,而是有情感、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就如傅雷先生教导他孩子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第四再做钢琴家。”他对傅聪十分严格,但我从书中看到的,是他为人之父的仁慈,是儿行千里父母的担忧,是对孩子说不尽的经验教导和提醒……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傅聪年幼之时,他苦心培育严格训练,将其扶上正路;傅聪长大后,他处处叮咛,以家书的形式默默陪伴解疑答惑,渐渐培养出一位修养极高的伟大钢琴家!
谈了那么久的教育,弱弱问一句:什么是教育?
百度会告诉你: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
教育是不是一讲一听?是不是一批一做?是不是一凶一弱?
不!教育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教会他们正确的东西!而书信就是一种很好陪伴!因为书信可以避免一时的激动情绪,更加理智地与亲人沟通!
如今科技发达,人人捧着手机平板,说起书信就是一脸怀旧的表情,书信可能会渐渐走远,但我们应该将这种“家书”文化留下,好好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间,在和亲人的互相陪伴下享受世间万物带来的快乐与真情!
千里家书长系父子之情,抛下手机陪伴孩子成长,
留家书文化保亲情之根,陪伴之中铸造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