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慧虹:古诗词图书出版不应“蹭热点”

(2018-11-09 16:55:03)
标签:

文化

周慧虹

古诗词图书出版

不应“蹭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类: 自由典藏
周慧虹:古诗词图书出版不应“蹭热点”

 古诗词图书出版不应“蹭热点”


作者:周慧虹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1月9日第8版


  最近走进书店,你会看到诸多古诗词书籍往往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蒙曼的《四时之诗》、郦波的《因为爱,所以爱》、康震的《康震讲诗词经典》、邵毅平的《诗骚百句》、陈尚君的《唐诗求是》、李定广的《中国诗词名篇赏析》……据笔者观察,此类书籍颇受读者青睐,不时有人驻足翻阅,慷慨解囊。

  书界掀起的这股古诗词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得益于各网络平台上知识付费课程的推广。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语言、意境之美,经由电视、网络渠道的渲染、放大,进而步入更多人的阅读视野,令人欣喜。这对读者的精神生活是一种陶冶提升,也使得民族文化瑰宝穿越时空,在传承中持续发光发热。

  令人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时下面世的古诗词图书鱼龙混杂。业内人士介绍,由于诗词普及的门槛比较低,谁都可以做,结果市面上有不少普及读物,其中文字错漏百出,采用的故事也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杜撰而来。

  这些内在质量低劣的古诗词图书,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蹭热点”,根本谈不上对读者负责,对诗词文化的精髓传承负责。读者选购时若不仔细甄别,难保不被带入知识误区。一些质量低劣的古诗词图书在编校上用力不足,却往往在宣传营销上不遗余力,反而影响到那些高品质古诗词图书的销售。

  判定一本古诗词书籍质量优劣,是否契合读者的阅读需求,有时确实见仁见智。不过,有读书人给出建议,尽量选择学者编写的图书,毕竟,他们的材料、解读都较为严谨扎实,采用的故事也都有正史作为依据。

  事实上,岂止出版古诗词图书,对于任何图书出版都该固守一种情怀,而不能当作“生意”,只想着投机取巧跟风炒作。事实上,只有真正将图书出版当作文化事业来真诚面对,方能不断擦亮招牌,赢得更多读者的信赖与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