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晓丹:武侠之外金庸那些事儿

(2018-10-07 09:04:27)
标签:

文化

李晓丹

武侠之外金庸那些事儿

晶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李晓丹:武侠之外金庸那些事儿

武侠之外金庸那些事儿


  作者:晶报记者李晓丹   原载:《晶报》2018年9月30日第A13版


http://jb.sznews.com/attachment/images/201809/30/72e55d5a-e4ef-4124-bbd5-d6b221df27c0.jpg.1

潘耀明在深圳尚书吧讲金庸

http://jb.sznews.com/attachment/images/201809/30/4d3d1dc1-a073-4d97-876a-9f3d6d99a0db.jpg.1

扫二维码观看潘耀明谈金庸的视频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熟悉金庸(原名:查良镛)的书友都知道,这副对联来源于金庸在1955年至1975年创作的十四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在题材与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构建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成人乌托邦,成为新派武侠扛鼎之作。然而,金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办报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普通人很难得知,但《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潘耀明作为金庸的同事、好友,非常熟悉金庸的生活及工作。他日前来到深圳尚书吧,从金庸的写作、生活,甚至是投资经验说起,让人了解到,金庸不仅擅长写各种性格的大侠,他本人更是一个修炼成功的大侠。

最早被主流文学排斥

潘耀明笔名彦火、艾火,现任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及《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二十多年前,潘耀明获得金庸的一纸亲笔聘书,接任了《明报月刊》总编辑一职,从此开始了与金庸亦师亦友的亲密交往。

说起金庸必须从武侠说起,1955年连载于《新晚报》的《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创作的首部长篇武侠小说,这也是“金庸”这个笔名第一次亮相报端。在《书剑恩仇录》最初连载的三周内,读者反应平淡,但一个月后随着情节愈发精彩,读者的反应也愈发热烈起来,从此一炮而红。

潘耀明介绍,在早期,虽然金庸的小说在市民间非常流行,却遭到了刘以鬯等为代表的香港学院派的排斥。但在潘耀明看来,金庸和刘以鬯是分别站在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和纯文学、严肃文学两端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香港特有的文学格局。

但市场价值和文学价值是否只能永远站在对立的两端?潘耀明认为,就算是流行小说也可以变成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俗极了就雅,雅极了就俗。离得太远的,太造作的作品可能流传空间也少。”潘耀明举例,中国“四大名著”在过去也是流行文学,沈从文先生小时候读《红楼梦》还遭到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红楼梦》是淫书。然而,“四大名著”流传至今,成为了不朽的经典,可见市场价值和文学价值也可以并存。

文人办报能够赚钱的唯金庸一人

1959年,金庸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共同创办《明报》。创刊初期,《明报》每日出版一张,十天出版一期。最开始的几年《明报》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来支撑,《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一些经典武侠作品都曾以连载的方式在《明报》上刊发。这样的情形持续到了1960年左右,金庸开始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论,把《明报》从一份“小市民报”提升到了为当时知识分子所接受的刊物。当时,香港的文化人以能够在《明报》上发表专栏为荣。金庸在香港文化出版界俨然成了“教主”级别的人物。

《明报》不仅受市民喜爱,更是一份值钱的报纸。潘耀明评价说,文人办报能够赚钱的古今中外只有金庸一人,这可堪称奇迹。潘耀明回忆,《明报》刚上市时股值仅有一毛钱,一上市就涨到两块九,升了二十九倍。金庸曾说,这多出来的两块八是《明报》品牌的文化价值,是无形财产。

早在二三十年前出现过一个对金庸财产的评估,评估上显示金庸足足有35亿财产。很多人以为这么多财产应该来自于他写的武侠小说,其实这是一个误解。潘耀明说,金庸的财产主要来源于《明报》,武侠小说只是他的“副产品”。《明报》以前非常赚钱,每年纯利润大约有两亿港币。

金庸的成功秘诀

历数金庸的职业生涯,无论是写作、办报还是经营、管理企业,他做什么似乎都可以大获成功。在他工作的那些年里,既可以笔耕不辍地连续创作十几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名著,也可以写出那么多篇“快且准”的社论,他过人的精力来源于哪里?又为何做什么都能成功?在潘耀明看来,成功的秘诀应该就是对待事情的细致与认真。潘耀明说金庸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人,平时要对自己的编辑和记者下达什么指令时,总是以传小纸条的形式。潘耀明就曾接到过金庸的小纸条,纸条上显示出金庸对文章的校对非常细致,从字句的修改到小小标点符号的指正,金庸都不马虎。

金庸除了是写作高手,炒股也很有心得。潘耀明回忆说,曾有媒体问金庸,炒股的秘诀是什么。金庸回答道,当每个人开始抛股票的时候,你就可以买股票了,然而,当大家开始疯狂买股票时候,你就要赶快抛掉,这样你就可以赚钱。这句话听上去很简单,潘耀明说,但这正考验了一个人是否可以不受周围环境影响,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保持自信的定力与智慧。而这就是金庸过人的胆识,他做得到,所以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