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刚:《大森林》鲁奖授奖辞及获奖感言

(2018-09-19 22:16:50)
标签: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报告文学奖

徐刚

大森林

文艺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徐刚:《大森林》鲁奖授奖辞及获奖感言


《大森林》鲁奖授奖辞及获奖感言



作者:徐    刚    原载:《文艺报》2018年9月19日第3版


 

 

授奖辞:徐刚的《大森林》具有雄浑的史诗品格,融汇多学科知识,指点江山,纵横捭阖,梳理、描绘了中华民族与森林相生相依的历史与传统,有力地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获奖感言:写作之于我,先是一种兴趣、爱好,自然文学的探求使我渐渐地感到有一种国家、民族和土地的使命在。30年来我在山水之间跋涉、与农人对话,隐约感到如同中国最早的诗没有作者名字一样,有多少词语是由大地涌现,然后借作者之口说出成为“向着天空开放的花朵”(海德格尔语)。有很多时间我是倾听:倾听种树者说,倾听治沙者说,倾听胡杨林中拾柴人说,倾听带着泥土芳香的各种方言,其中有快乐,有艰困……还有的时候我独自徘徊欣赏着那些独特的风景,如祈连山冰川雪线与腾格里沙漠的对峙,如塔里木河胡杨林中那棵枯死后千年不倒的胡杨树,还有“魔鬼城”拔地而起的雅丹地貌……荒凉和寂寞的启发是只有在荒凉和寂寞之地才会发生,那些戈壁滩上大大小小的石头是谁摆放的呢?为什么这样摆放?石头间的一根野草开着一朵无名的野花,它从来不曾想过会得到赞美,我自开放、我自鲜艳、我自凋零,在那人迹罕至之处,使命使然也。如此这般,草木使我有了根的感觉,因而我又幸运地感觉着大地深处的涌动、词语的涌现,然后我会藏之于心灵、浸润在我对大地母亲的热爱中,我的笔端总是带着这样的爱流淌在稿箋上。感谢我踏访过的山林江河大漠农人,没有这一切,哪有《大森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