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逸麟:孤往绝诣

(2018-07-01 19:02:40)
标签:

文化

张逸麟

孤往绝诣

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张逸麟:孤往绝诣


孤往绝诣

  


作者:张逸麟  原载:《青年报》2018年7月1日第A1


 

前些年,周晓枫的名字常常与张艺谋联系在一起,不仅因为她曾担任《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的文学策划,也因为那本引起轰动的《宿命》。周晓枫坦言,自己做电影的文学策划,既是为了对生活有所保障,又是为了体验各种经历,“说到底是为写作服务,而不能被废了武功”今年六月初,她辞掉了这个身份,脱身而出,“有些写作者沾了影视,就回不到文学了——我很怕重蹈覆辙。”周晓枫说,“无论多大的旗,都不是自己的虎皮;我有多大程度依赖拐杖,就证明我有多大程度上不能独立。”她觉得电影还是给了她写作上的借鉴,比如注重画面感,使用特写镜头,微距摄影,加快或放慢的节奏,悬念控制下的情节延宕,颠覆性的翻转……这些电影中的常用技法,被她用来处理文学。

周晓枫跑了几个笔会,好友车前子提醒她注意,“每个人的才华有多有少,老天给的才华,你要慢慢把它养大了,而不是养没了。”周晓枫希望自己能成为强悍的写作者,能从容穿越应景文字的迷障,把采风活动完全变成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写起来还是纵心纵性、我行我素。

真正回到文学的世界里,周晓枫能达到“静”的状态。外界的喧嚣,甚至荣誉和奖项带来的热潮,都被周晓枫刻意地隔绝了,“写作者每次交战,奖项只是补充的粮草,而不是追逐的目标;即使弹尽粮绝,也要孤往绝诣。”保持着对文学的敬畏与诚恳,周晓枫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让周晓枫沉静下来的,是对文学的敬畏之心,但对文学的创新之心却让周晓枫灵动。当年获得冯牧文学奖时的授奖词中曾有一句“周晓枫的散文冰清玉洁”的评语,而“冰清玉洁”四个字却让周晓枫感到警惕,多年来她不断在尝新、改变、突破,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散文中“试错”。比如曾有一篇报道写道西藏的鱼很多,多到“水在鱼里游”,“这肯定是个病句,但唯有这样写,你才能够想象那种细微的水流穿越密集而宽阔的鱼背那种感受。”周晓枫说,“那些被视为错误的禁区,是我向往闯入和穿越的。”文学没有对错,在周晓枫的许多尝试中,错即是对,对即是错。

当周晓枫再次在公众面前引起轰动,是因为《有如候鸟》的破空而出,在这部文字密度极高、给人高度审美愉悦的作品集中,周晓枫像飞鸟一样,带着读者行至辽远。周晓枫表示,每个人都像是候鸟,从个人经历出发,从个人经验的故乡出发,饱含对远方的向往,经历沧桑,也经历激情或幻灭,最后返璞归真。“如果没有候鸟的心怀高远,我们容易成为过早匍匐在地的人。”

而比起候鸟,周晓枫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鹰的描写,持笔的她更像是一只猎鹰,盘旋在散文的领空中。犀利、快捷、勇猛甚至有还有一丝冷酷。周晓枫表示自己并没有宏伟的文学蓝图,她的创作很多都是即兴的、偶然的、突发的,就像捕食的猎鹰,不会预想到今天会捕捉到什么猎物,只会保持静观其他,但当猎物出现在地面时,毫不犹豫的俯冲而下……“我的文学理想,微小而具体,就是争取把每篇作品,写到自己能力的最大极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