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2018-01-26 20:56:59)
标签:

文化

林夏

漫画入封第一人

北京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林 <wbr> <wbr>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漫画入封第一人



作者:林  夏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8年1月26日第B4版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3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丰子恺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14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1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13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2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8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3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7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4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10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5 《论语》封面画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9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6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12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7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11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8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6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9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4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10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8-01/26/B04/b4t5_b.jpg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TITLE="林  夏:漫画入封第一人" />
图11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一生成就众多,领域宽广。作家和漫画家的丰子恺为人熟知,而书籍装帧艺术家的丰子恺却常被忽略。在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丰子恺是一位杰出的大家。

    1922年,丰子恺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时开始漫画创作。“人间多可警可喜可哂可悲之相,见而有感,辄写留印象。”(《子恺漫画润例》)子恺漫画“不以讽刺、滑稽见长,而是体现出更多的抒情性和诗意。”(陈星:《丰子恺漫画研究》)大都以毛笔绘成,线条简练得书法之妙。丰子恺以漫画设计装帧新文学书刊封面,风格独异而为世人瞩目,开创出书刊装帧艺术的新局面。

    丛刊《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分别为俞平伯和朱自清编辑,1924年7月和1925年6月先后出版。两本丛刊,前者,草丛,田野,飘动的柳枝,雨后的彩虹,全部用天蓝的颜色画出;后者,芭蕉,浓荫下正在阅读的赤背少年,所有物象都是在绿色底色上反白而成。全用写意笔墨,简朴凝练,自然潇洒,漫味十足。单一的冷色,使读者仿佛感到炎炎夏日里清风徐来的愉悦。毛笔书写的刊名和时间,放在封面的底部,反白处理,异常醒目。(图1、图2)

    俞平伯说:子恺的漫画“其妙正在随意挥洒,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不求工巧,而工巧自在。”(《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田头畅饮的农夫,茶园品茶的民众,读书的少男少女,秋光中的扫叶女郎,无论是儿童百态,下层人物,还是乡土风情,世俗生活,每一幅都是一片含蓄着人间情味的落英。(图5-图8)

    子恺漫画着意描绘社会上的“美丽”,但是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不会对社会的黑暗视而不见。他说:“我想,佛菩萨的说法,有‘显正’和‘斥妄’两途。西谚曰:‘漫画以笑语叱咤人间’,我为何专写光明方面的美景,而不写黑暗方面的丑态呢……于是我就当面细看社会上的苦痛相、悲惨相、丑恶相、残酷相,而为他们写照。”(《漫画创作二十年》)

    20世纪30至40年代,子恺的期刊封面漫画,跳动着民族存亡的时代脉息。

    《东方杂志》第三十卷第一期的封面画是一个小男孩在洗刷地球仪上的中国。孩子愁眉紧锁,毫无欢愉。这期刊物出版于1933年1月1日,此时“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一年多的时间,东北陷落,外患日急,国难当头,情何以堪?(图3)

    《盲人瞎马临深渊》是1937年元旦出版的《谈风》第六期的封面漫画。丰子恺用这样一个画面,警示人们新的一年处境艰险。世态发展确是如此,日寇步步进逼,“七七”北平枪声,“八一三”上海炮火,全面抗战爆发,书写了中国历史最悲壮的一页。(图4)

    1934年丰子恺曾有散文《肉腿》,写故乡农人车水,“人与自然的剧烈的抗争”,说到“不抗争而活是羞耻的,不抗争而死是怯弱的;抗争而活是光荣的,抗争而死也是甘心的。” 1938年第74期《宇宙风》的《战苦军犹乐,功高将不骄》,即是画家对奋战血雨刀山的抗日将士的致敬之作。(图9)

    《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载《宇宙风》第151期,这时已是1947年的6月。1937年丰子恺携家人离开上海,迁徙流离,直到抗战胜利返乡。画家去杭州探望故里,老马识途,当年沽酒的店铺依然。“乍见翻疑梦”,漫画道出了游子的共同情怀。(图11)

    丰子恺喜欢晚酌。同是1947年,他说,胜利前夕,“晚酌中眼看东京的大轰炸,墨索里尼的被杀,德国的败亡,独山的收复”,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现在晚酌的下酒物,不是物价狂涨,便是盗贼蜂起,不是贪污舞弊,便是横暴压迫。”(《沙坪的美酒》)《宇宙风》第150期的《东风吹上还吹落,不似人间物价高》,正是对现实的讥讽,淡淡的笔墨里是沉重的忧伤。(图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