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尤小刚:得有卖相,更得有传播力

(2018-01-12 22:34:05)
标签:

文化

尤小刚

得有卖相

更得有传播力

中国艺术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尤小刚:得有卖相,更得有传播力


尤小刚:得有卖相,更得有传播力

作者:中国艺术报记者张亚萌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13日第5版


  

     由知名电视剧导演尤小刚执导,中俄两国共同合作拍摄的26集电视连续剧《勇士的最后秘密》 (中文名《猎人笔记之谜》)在俄罗斯热映。该剧不仅是俄主流媒体第一次大规模播放的中国电视剧,还以每集12万美元,创下了国产电视剧在海外市场上的单集最高价格。此外,他凭借电视剧《8090向前冲》在刚于莫斯科举办的第十三届欧亚广播电视节上获得最佳青年题材电视剧奖。对于中国电视剧的海外拓展之路,他有着自己的思考——

W020120213301926979355.jpg

  港剧、日剧、韩剧、美剧、泰剧、英剧……近些年引进电视剧热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但在电视台播出引发众多评论浪潮,更让优酷、土豆、奇艺等视频网站“总有新鲜故事” ;曾几何时, 《还珠格格》 《雍正王朝》 《越王勾践》等剧也曾在日韩和东南亚地区热播,然而,近几年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国产剧试图“走出去” ,但走进欧美主流文化圈,在目前的语境来看,仍然是中国电视人的“空想” 。

  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导演尤小刚,面对国产电视剧的海外市场,更是直言“冷清” 、“黯淡” 。

  其实,尤小刚错了。他制作的多部电视作品——《对手》 《内线》 《前清秘史》 ……在国际电视节上屡次获奖,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活跃。在国内拍剧、在国际试水的尤小刚,对于国产剧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走出去” ——既能卖得上价,又具有较强传播力这一问题的思考,已经由来已久。

  选择共同认可的题材

  “2007年戛纳电视节上,我给REN-TV电视台的副总经理伊戈尔看了一个故事大纲。这个只有1500字的大纲,讲述了一个围绕俄罗斯大文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手稿被盗发生的冒险传奇故事。当时伊戈尔的眼睛就亮了:故事里有中国功夫,有追宝、夺宝、护宝,有家族秘密,正是他需要的题材。 ”这就是后来拍成26集连续剧的《猎人笔记之谜》 。

  探险夺宝剧在国内荧屏本就不多见, 《猎人笔记之谜》更与一般的寻宝剧模式大相径庭,它通过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手稿背后隐藏着神秘的藏宝图这一俄罗斯传说开始,围绕在法国国家博物馆保存着的《猎人笔记》法国版手稿展开,由此引出了一系列关于友情、爱情的惊险故事。

  一个有着和国内的家长里短、穿越无边的内容迥然不同视角的故事,成为第一部欧洲主流电视台出巨资向中国制作公司专项订购并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剧目,被业界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电视连续剧作品,它先后在俄罗斯、乌克兰等18个欧洲国家的主流电视台播出,引起当地“华剧”热潮。有评论家称,这部剧和这种热潮的产生,标志着国产电视剧开始以现代、时尚、高质的姿态向欧美市场“走出去” 。

  “伊戈尔说,他看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剧本,都在讲前苏联时期的旧事,其实俄罗斯观众对此兴趣并不是很大。 ”尤小刚透露,刚开始合作时,俄方表示可以合拍,但后来因为带有功夫这些中国元素,他们拍不了,所以提出以中方为主拍摄,俄方采取预购的方式参与合作。“这对中方实际上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在合作过程中,俄方的预购款是根据合作的不同步骤支付给我们的。如果俄方认为不行的话,他有选择退出的可能。 ”这样的合作模式启发了尤小刚:选择共同认可的电视题材,才是双方合作可能的基点。

  国外哪部剧是写家庭关系的撕裂的?

  虽然《猎人笔记之谜》缘起于俄罗斯的故事,但中国的制作班底在拍摄过程中把中国元素和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情怀融入其中。而从2003年起尤小刚拍摄的一系列“秘史”剧——《孝庄秘史》 《皇太子秘史》 《太祖秘史》 《康熙秘史》 《杨贵妃秘史》和刚刚杀青的《西施秘史》 ,以及纪录片《前清秘史》 ,在海外取得营销成功;其中《前清秘史》屡获欧洲电视大奖,东欧和中东地区都有电视台购买并播出,还被北美的一些图书馆收藏。而在北美播出的“秘史”系列,成为北美华人联网电视中收视率始终第一的电视剧,很多美国华人甚至白人青年也把它们当作学习中国历史的一种课外材料。在尤小刚看来,“秘史”系列之所以能够成为他打开海外市场的一块“敲门砖”,其关键原因在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对探究中国历史富有兴致。

  “秘史剧是电视剧,但带有历史的严肃精神,同时兼具戏剧冲突剧情,有着强烈人文主义色彩和跌宕曲折的故事,迎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观众。比如《前清秘史》 ,讲述了清朝前期众多知名的历史事件,有257个历史人物登场,我们在拍摄中注重以现代文学的立场来阐述前清的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批评精神为指导,着力于刻画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人物关系和行为逻辑。这种真正扎根于中国历史的严肃的但又不枯燥的电视作品,大家还是很愿意了解的。我们电视人需要负责任地反映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缺了历史、缺了现实、缺了艺术感染力,电视剧就不能成功。 ”这给尤小刚带来了电视剧拍摄和营销的新思路:历史类电视剧这样拍,既能满足观众探究历史的兴趣,同时看起来也不枯燥。

  这是尤小刚总是挂在嘴边的话—— “中国电视剧‘走出去’一定要从创作入手,找到不同国家观众共同的兴趣点。 ”“秘史”系列这样证明,而《猎人笔记之谜》也同样证明着。

  反观国内剧后宫重重、穿越无边的现实情境,让尤小刚对这些电视剧海外传播的能力大摇其头。 “后宫化、戏说化、穿越化成风,从中你看不到中国当代青年的生活与价值取向,只有戏谑和无厘头。我觉得现在有很多电视剧创作者秉持的是‘什么收视率高就拍什么’的创作观,搞文化就是搏上位、搏眼球;还有一些取法港台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桥段化创作的电视‘枪手’ ,他们的创作基本上还在戏说范畴,有碍于健康的创作观和观众对历史与现实的正确评价。 ”

  如今中国的电视热潮,不仅是“穿越见四爷” ,更有婆媳大战、家长里短。“其中很多电视剧都是反映家庭关系的撕裂。但你去看看美国片、韩国片,有哪部剧是写家庭关系的撕裂的?但我们的老百姓为什么喜欢看这个?这是思想转型和进步的不完善造成的:我们感兴趣的是那些带有封建色彩家庭的关系,在这其中,伦理关系、男女情爱关系,是扭曲的;我们对这些扭曲的关系感兴趣,而对正常的、直面家庭伦理的情节不感兴趣。 ”尤小刚认为,中国电视剧在坚持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上,显得十分渺小,从而造成了“中国播国外电视剧播得那么上心,而人家很少播我们的片子”的窘境。“没有共通的人文价值,创作上过于直白,没有站在人类共同视野的层面去深入,题材的开掘一窝蜂、同质化——长此下去,中国电视剧只能关起门来自己欣赏了。 ”尤小刚说。

  期待贸易输出的对等性

  收视趣味、文化和审美的不同,造成了中国电视剧“墙内开花墙外不香”的尴尬;中国影视界也一直有着“电视主内、电影主外”的说法。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经济总量已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则显得滞后;对于一年国产上万集的电视剧产量,“走出去”的总体成绩还很差。海外售卖都属于无计划倾销状态,几百美元甚至几十美元就卖掉一集,却根本打不进海外的主流播放平台。 “特别是2002年之后,大家一窝蜂往外卖,竞相压价,越卖越低。 ”

  反观《猎人笔记之谜》在传播上创造了诸多第一;而在商业框架下,它单集卖出12万美元的价格,也创下了国产剧海外销售的最高纪录。据尤小刚透露,这部电视剧投入2000多万元,卖了3000多万元。“要是纯粹拍国内电视剧的话,肯定要比这个赚得多。 ”利润虽说不算高,但在尤小刚的视野里,这部电视剧不是以赚钱为首要目的的——“它是一条路、一个证明——证明中国的电视剧制作是具有在国际上竞争的实力的。 ”一系列电视剧的案例证明,中国电视剧想真正“走出去” ,得按市场机制,走商业模式。

  《猎人笔记之谜》的成功表明,中国电视剧想要“走出去” ,主创得清楚“人家想要什么” ,“一定要跟习惯于商业运作的欧美电视机构充分合作,要更专业和更商业;因为商业利益下的专业合作,我们给的才是别人最想要的” 。

  尤小刚建议,国家可以以“公推民助”的方式建立以制作公司为主体的商业性的版权援助体系,以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翻译和平台性资源支持——“我们建立版权的咨询平台以整合版权,才有力度进行营销” 。

  在尤小刚看来,国家文化产业基金中建立电视翻译中心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远比国家花几十亿元给电视台换换设备重要得多。“我们目前的电视剧本来出口就不多,出口出去的,翻译出来的字幕又特别生硬好笑,不可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

  尤小刚“眼馋”韩剧的海外市场:“它们为什么卖得那么贵?其中传播的文化和伦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更重要是营销资源的成熟整合;我们的电视剧,有些质量很高,但进不去韩国的市场,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我们是进出两条线,买都是电视台的事,卖都是制作公司在做,完全脱节,全是单向贸易,很容易造成单边贸易的恶意抬价。 ”在他的理想中,期待把进口片指标适当分给有出口资质的公司,“你输出得多,就给你相应引进的指标,良性循环,这样,在对外贸易时,电视剧制作公司才有说话的筹码,我们国家的电视剧也才会有贸易输出的对等性”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