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自由:爱情亲情友情的无情博弈

标签:
文学短篇小说《无花果》爱情亲情友情无情博弈艾自由 |
分类: 自由评论 |





爱情亲情友情的无情博弈
■艾自由
80后小说家焦冲的短篇小说《无花果》原载《人民文学》2016年第9期,《作品与争鸣》2016年第11期选刊,2016年12月入选著名评论家洪治纲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2016中国短篇小说年选》。
《无花果》写现代化进程中底层社会正在经历着的剧烈变化,不谈论远离生活的智慧和虚无,只谈论婚姻情感在当下遭遇金钱的残酷和现实。零距离叙述了当下青年人决绝地抛弃一切传统、伦理、道德乃至人性的规约,理性而冷漠地走自己路的故事。从而还原到生活常态的本真,是乡村寻常人家的爱情亲情友情的无情博弈。
《无花果》不到15000字的篇幅,选点突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瞰别人,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考验人性,人的自私本性原形毕露。其着力点在乡村婚姻的与时俱进和情感的捉摸不定,在鲜活的七个人物和复杂的二十岁小寡妇果书仙“怀孕生子”事件中审慎地探询价值判断,写出了多义性、复杂性和含混性。先看主人公果书仙,乡村美女,高中毕业,嫁给韩志杰主要是认为这个乡村富二代不但有钱,还很善良,可韩志杰这个短命鬼艳福太浅,婚后三个月就酒后出车祸身亡。于是已怀孕在身的果书仙肚中的胎儿就成了她的潜在“活宝”,若是男孩,老韩夫妇出价三十万直至五十万,真正的“摇钱树”;若是女孩,老韩夫妇愿出十万打胎,从此陌如路人,两不相干。虽然果书仙作为初为人母感动生命、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了一阵子,可最后母爱的无价却价不过金钱的威力,与老韩夫妇成交后成为自由人,到省城上技校开始新生活、追求新幸福去了。再看老韩夫妇和老果夫妇,老韩拥有碎石厂、造纸厂和水泥厂,应该算个乡镇企业家,老韩夫妇不在乎钱,在独子韩志杰去世后也不在乎儿媳果书仙的改嫁,在乎的是韩家的传宗接代,不惜出巨款来买断孙子的生育权,并愿意无偿将其抚养成人,其中贿赂B超医生确认是男是女发生误断,使得小说对人性的考验一波三折,煞是好看;而老果夫妇站在女儿果书仙的立场,和老韩夫妇唇枪舌剑、讨价还价、斗智斗勇,也似乎合情合理。再看黄小宇,初中毕业,相貌周正,上学时比果书仙高一级,也算师兄师妹,他是老韩的司机,十分清楚果书仙的境遇,在韩志杰死后趁虚而入,填补果书仙的感情空间,幸好B超医生误诊生女使果书仙看清了他的庐山真面目,断然绝交,不然想骗色又骗钱,黄小宇倒真过逍遥日子了。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阎连科在一次题为《细节:文学坚实而永恒的支点》的文学讲座中认为, “细节,是小说终于变成了可以讲述,也可以阅读的实在。只有细节,才让小说中的一切,都变得具体、鲜活,有了生命真实的意义。否则,没有细节的小说,就是一片飘浮而无法触摸的文字的浮云,是一个站立在田野供鸟儿欣赏的稻草人。有了一个又一个合适可体、足够扎实的细节,小说就成了坐落在大地上的建筑,生长在田野上的稼禾,苍翠在山野的林木。细节,不是上帝指缝中无意的漏粒,而是上帝开恩后双手捧来的给写作者明确的赠物。”这篇短篇小说取名《无花果》也挺有意思、耐人寻味的,画龙点睛的篇名通过特别经得住推敲的细节来展现,给残酷的人性博弈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据有关资料记载,无花果是人类最早栽培的一种稀有水果,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栽培历史。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唐朝时传入我国,以长江流域和华北沿海地带栽植较多,内陆地区仅见有零星栽培。无花果为落叶灌木或乔木,别名奶浆果、天生子、蜜果。高达12米,有乳汁。树叶浓绿、厚大,所开的花却很小,被枝叶掩盖,不容易被发现。当果子长大时,花已经脱落了,所以人们认为它是“不花而实”,因此得名。无花果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而在短篇小说《无花果》中,焦冲是这样写的:“小黄打来电话的时候,果书仙正在院子里收拾花草。无花果树手掌形的叶子郁郁葱葱,一片片朝天撑开,像是在为挤在枝头刚钻出来的青涩果实保驾护航。”黄小宇的一时的虚情假意的确不能为果书仙的一辈子保驾护航,难怪她断然拒绝他厚颜无耻的重归于好的奢望。但是,我们当下爱情亲情友情等人性之光和金钱博弈不堪一击的尴尬,犹如无花之苦果,再没有诗情画意的“无花果”让人欣慰。怎样在物欲横流的当下,重拾爱情亲情友情的纯情美好,焦冲艺术化地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有人说,生活就是“大悲伤”加“小高兴”。在我们每个人为生存、为高质量而活着的当下,“获得” 与“丧失”往往相克相生。因而,如何面对“丧失”,是与如何面对“获得”同样重要的现实命题。在这方面,焦冲像一个高明的招魂者,《无花果》中果书仙、黄小宇、老韩夫妇等人五花八门的“获得” 与“丧失”,让广大读者看到潮流异动、思想变迁和人物荒诞的同时,似乎也听到敲得山响的撼人心魄的长鸣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