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苗  春:文学和影视到底谁帮谁

(2017-09-25 09:00:42)
标签:

文化

苗春

文学和影视到底谁帮谁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类: 自由典藏
苗 <wbr> <wbr>春:文学和影视到底谁帮谁

文学和影视到底谁帮谁


作者:苗   春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9月25日第7版


  坊间最为流行的看法,是影视作品能帮助文学作品扩大影响力,甚至使沉寂多年的原著获得新生。这确实不乏例证,曾经有不少小说因为获得影视投资人或导演的青睐,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一下子广为人知。尘封的作品大卖,名不见经传的原著作者一夜爆红,名利双收。但是,第3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的“文学大师谈电影”论坛,请来邹静之、叶兆言、史健全、史航作主讲人,他们都是文学与影视的跨界人物或者著名编剧,他们眼中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却并不这样简单。

  他们的第一个看法,是影视和文学是互相帮衬、互相依存的。文学是“无中生有”,写了文学脚本也还是约等于“无”,但影视演员可以让这个“无”变成“有”。剧本中描写得很简短的一个场景,可以被演员用表情、形体动作演绎得无比丰富。编剧也可以根据演员的特点来写戏、加戏。邹静之说,他写电影《一代宗师》剧本时,觉得有一场戏写得太短,得加戏,就给导演王家卫打电话,王家卫却说写够了,并请他到现场观看。邹静之发现,梁朝伟和章子怡将这场戏演绎得丰富复杂,气象万千,把字里行间蕴含的意绪完全呈现出来。但是如果离开了剧本,演员也就无所依凭,无所表现。

  他们的第二个看法,是影视需要文学的帮助。叶兆言现场表示:影视导演是很牛的,不是平视文学的,他们只是需要文学来帮助影视。他的话引发大家的掌声。仿佛是为他的话做注脚,编剧们纷纷表示,很多著名导演都酷爱读书,比如导演姜文、王家卫,姜文的电影有时改编自无名作家的短篇或者小中篇,说明他涉猎极广;从豆瓣上看王家卫的书单,包括古今中外各种书籍,十分驳杂,而且他的电影台词非常讲究,文学性极强,整个电影带着诗意的气质和细腻的情感,颇有文学意蕴,失去了这些特征,也就不再是“王家卫电影”。

  他们的第三个看法,是影视和文学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它们是两种互相独立、并非“姻亲”的文化样式,所以,互相转换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还是将影视作品改编成小说,都是一种非凡的、再创造性质的劳动,理应获得足够的尊重。叶兆言甚至认为,一个作家也不一定必须和影视发生关联。

  的确,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或许不应该像以往那样功利。电影不是文学,但离不开文学,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电影的母体,从意蕴上规定着电影的审美原则,电影的故事讲述、人物塑造、语言台词、意境创设都离不开文学。有人说,当今国产电影如果想要转型发展,提高文学性,恐怕是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听过论坛,让人对这话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苗 <wbr> <wbr>春:文学和影视到底谁帮谁

                                     《好看评论》微信公众号请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