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飞宇:作家进高校是“大势所趋”

(2017-06-30 21:58:42)
标签:

作家

毕飞宇

作家进高校

是“大势所趋”

北京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毕飞宇:作家进高校是“大势所趋”

扬州大学成立“毕飞宇研究中心”


毕飞宇:作家进高校是“大势所趋”

 

作者:北京青年报记者张知依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7年6月30日第B2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走进高校,开设写作班或工作室,在作家为高校学生传递创作的方法和理念,为文学研究提供一手经验的同时,高校的平台也为作家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空间。

    6月25日,“毕飞宇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毕飞宇创作与批评对话高层论坛”在扬州大学举行。作家毕飞宇回到了母校,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江苏作协党组书记韩松林、主席范小青,以及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

    就研究中心的成立,毕飞宇接受了青阅读记者的专访,他表示,“毕飞宇研究中心”并非专门针对他的创作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将研究触角面向更为广阔的、层峦叠嶂、气象万千的当代文学,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能把母校的当代文学研究做得更好,并推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他希望这个中心不仅仅是研究他自己,“我应该是这个中心很小的一部分,我更愿意看到这个中心面向更加广阔的中国当代文学来做研究。”

    谈到作家入驻大学,毕飞宇告诉记者,他走过了很多国家,外国作家没有类似作协的单位,社会关系往往是在驻校写作或者任教的大学中。“中国作家与高校结合,这不是刹那之间的创举,这绝对是大势所趋。在高校中,作家对宏观的思想动态会有更及时的把握。”毕飞宇认为,中国作家入驻大学能否达成“双赢”还需要让时间来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受益的是大学里的文学爱好者。他回忆起自己在扬州大学(当时名为扬州师范学院)就读时的经历:“上大学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作家来给学生们做讲座,我们曾经赞美过一些作家,也向他们提出过很锋利的问题。即便后来那些作家不再写作了,但对学生来说,这样的经历是受益匪浅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时代在阅读作品的同时能够和作家有近距离的接触呢?”

    毕飞宇有在大学授课的经验,他要求自己给学生们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他今年出版的新书《小说课》,就来自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皆为文学经典。他告诉青阅读记者,这样的讲授还会继续,他希望自己在保证写作的前提下,能用更多时间解析小说,“如果在创作之余能有充分的时间,我想用十讲或者十五讲的篇幅,谈一部自己觉得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

    在“毕飞宇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扬州大学副校长陈亚平致辞时表示,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推动扬州大学文学学科的建设。有与会学者提出,可以把毕飞宇放在文学史的框架中去研究,不仅面向他的创作,同时也关注他对文学文本的解读。

毕飞宇:作家进高校是“大势所趋”

                  关注《好看评论》微信公众号请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