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  帆: 其实轻浮也没那么可怕

(2017-06-18 14:58:39)
标签:

历史

文化

王帆

其实轻浮也没那么可怕

北京晨报

分类: 自由典藏
王 <wbr> <wbr>帆: <wbr>其实轻浮也没那么可怕
其实轻浮也没那么可怕

作者:王   帆     原载:《北京晨报》2017年6月17日第A12版

 

  轻浮是什么?这个当然没办法用一句话概括。其实,“轻浮”里的文化、历史的水很深!法国史学家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内的这本《轻浮的历史》(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以一种娓娓道来又一本正经的态度,梳理了几个世纪的“轻浮史”。

  想了解轻浮,离不开4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女性。

  数千年中,女性被排除在所谓的“重大”事务之外,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成了轻浮的化身。从13世纪至18世纪,关于女性的评价起起伏伏,认为女性化永远等于轻佻化,但社会对女性与轻浮已经逐渐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女性用了几个世纪才为自身赢得了尊严和权利,虽然还没到完全平等的层面,但也是进步了几千年了。

  第二个关键词:对抗。

  在欧洲的历史中,轻浮从来不是严重的罪过,而是他们用来对抗苦难、遗忘无聊与死亡的武器。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基督教艺术喜爱表现骷髅架、骷髅头、腐败生蛆的尸体这些丑陋的死亡景象,它们反映着时代的灾祸——战争、饥荒、疫病,提醒轻浮的人类,他们俱是未来的尸体。

  伏尔泰曾说:“为使我们在数不尽的苦难中有所慰藉,上帝令我们轻浮!”

  第三个关键词:男性。

  如果你以为轻浮是女人的专利,那你可就太out了!轻浮可不仅仅形容女性,男性轻浮起来,可是变本加厉。奥斯卡·王尔德、维斯芒斯、罗贝尔·德·孟德斯鸠,以及许多其他人,都把自己的生活当成一种展示。他们是自己的观众,但他们并不惧怕这样的面对面:波德莱尔曾借芳法洛之口表示,要对着镜子生活、睡觉。唯有表面才是深刻的;一切均是绚烂的折光与反射。这样一种姿态竟有几分英雄主义色彩:不论处境的顺逆,坚持自己的方向,优雅、随意、浪费、轻浮,他们乐享一切,玩笑一切,拒绝乏味无聊的清醒,在谁无一死的悲剧与肤浅存在的喜剧间跳舞。这种回避某些恐怖念头的力量,不啻另一种形式的勇敢。

  第四个关键词:自上而下。

  从宫廷生活的虚掷生命之道,到启蒙时代心安理得的欢娱,从督政府与帝国时期的拘谨严肃甚于轻浮,再到20世纪的美好疯狂年代,轻浮也在沉沉浮浮中,得到了普罗大众的认可。从贵族阶层特权的象征,成为日常生活的一味调料。

  法国一直以来就被视作浪漫文化的发源地,很大因素也来源于他们“轻浮”的品性。就看看巴黎的时尚品牌,就知道轻浮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时尚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