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  铮:村上春树聊真正的翻译

(2017-05-20 10:28:35)
标签:

文化

戴铮

村上春树聊真正的翻译

中华读书报

分类: 自由点击
戴 <wbr> <wbr>铮:村上春树聊真正的翻译

 

村上春树聊真正的翻译


 
作者: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戴   铮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7年5月17日第8版

  六十八岁的日本大作家村上春树在创作小说之余,已出版了约七十部以美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译作。前不久,作为翻译家的村上春树在东京举行的题为“聊聊真正的翻译”的访谈活动中发表了自己对于翻译的见解,《产经新闻》撷取了他演讲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

  “翻译是我爱好的领域,从身体泡在原文里的作业中,精神层面也能感受到良好的影响。”村上说,在写自己的小说时,完全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个人喜欢的事情。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他尽量将“自我”抹杀,有一种强烈地想要在制约中谦虚而又小心翼翼地移动的感觉。在他心中既流淌着自由奔放的“小说模式”,又从别处注入了要自己保持忠实态度的“翻译模式”。反复切换这两种相反的模式,倒让类似精神上的血液循环这种东西,变得通畅了不少。

  “在我不太想写小说的那段时间,大体上会去搞翻译。译着译着,渐渐会产生回过头来写自己的小说也不错的感觉。这种循环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成为了愉快的创作节奏。托翻译之福,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为写小说而呻吟的记忆。”他说。

  “翻译美国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集从1981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三十六个年头。将雷蒙德·钱德勒、杜鲁门·卡波特、雷蒙德·卡佛等人的小说翻译成日语,无疑是我作为作家的成长食粮。”村上说,翻译工作对于作家来说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验证和分析一流作家所写的文章。翻译是最终的熟读。很久以前没有印刷技术,人们只能将《源氏物语》一个字一个字地全部抄写下来,尽管费时费力,但无论走到哪里,那本书始终都是自己的东西。这也可以说是将语言内在的神灵捧在了自己手中。像他这样的翻译者就好比是在现代做着同样的事情。

  “我至今仍在继续接触、学习海外作家的著作。”村上说,我通过翻译这种行为学习到,优秀的作家是存在的,而且这样的作家在不断诞生。对于创作者而言,最恐怖的是在被固定的体系中奇怪地沉静下来。对他来说,“翻译就像是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此次访谈活动是为了纪念《村上春树:翻译(几乎)是全部工作》一书的刊行,村上在会场朗读了自己翻译的雷蒙德·钱德勒《漫长的告别》的一部分译文,称该作品是“超越推理小说题材的文体终点”。他还与美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柴田元幸和女作家川上未映子进行了对谈。

  从1980年代起,村上春树就一边写小说,一边翻译英语文学作品,迄今已有约七十部翻译作品出版。村上春树尤其钟爱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菲茨杰拉德,《村上春树:翻译(几乎)是全部工作》就是他对自己翻译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等人文学作品的回顾,也是村上春树对过往翻译生涯的归纳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