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雪飞: 会不会涨到我笑起来

(2017-05-05 23:09:09)
标签:

书与我

于雪飞

会不会涨到我笑起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类: 自由典藏
于雪飞: <wbr>会不会涨到我笑起来

会不会涨到我笑起来


作者:于雪飞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5月5日第7版


  豆瓣上,一位上海译文的老读者打包出售1800本译文版图书,总价15万。嗯,团购也得100元一本呢,这个价格好。

  李娟《九篇雪》的一版一印,80元—150元。原价15元,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你若看见了一定要买上。我家有3本,而且本本有签名,2013年,小彤还在月子里,李娟领完天山文艺奖,专程来看新出生的小宝宝。

  董桥《英华沉浮录》一版一印,在孔夫子上只能找到海豚社的2012版,2000年前后的版本或许在图书馆可以找见,网上已然成绝品。名作家的初版,在他还在世的时候价格已飞了起来。

  我曾经丢了图书馆的一本书,按价赔5倍,管理员不干,非要找到原书。于是联系出版社、当当,均无货。在孔夫子网上,价格抬到了8倍,居然还有打字版,即打字店对此书的复印件,这相貌平平的小书,是绝版书。绝版书就像错币,因读者不算多,所以不会再版;因不会再版,所以数量小;因数量小,所以价格高。所以,你家里30年以上的书,都可以存着,上旧书网上比比价。一位中文教授家里囤了一屋子的“文革”小说,好看不好看不必说,价值就在绝版,不可能再版。

  最牛的当然不是绝版书,而是一版再版数版的书,比如鲁迅。

  鲁迅的书,爷爷存了许多个版本,到我父亲手上时还存有一些上世纪60年代的精装书。我自然很喜欢,一次探亲,全部拿到了我当时的单位。后回疆工作,托朋友从四川运来,大学时的教科书和后来买的小说等都在,少了“老鲁迅”。打听到是一位做宣传的大哥拿走了,鼓起勇气电话讨要,对方吱吱唔唔,总之是要不回。

  《新京报》书评版前一阵发了一个话题,“书价越来越高了,会不会涨到大家买不起的那一天?”书评版的读者大多是爱书人,给出的答案比较乐观:正好下手收藏书,反正这东西是见涨的。

  是的,现在书店里的书,40元的算平价书,那些精致的笔记本书,标到80元左右,一些青春文学动辄也是三四十,一些鸡汤大师依然畅销。有时候,从书店出来,双手空空,嘴角含笑,觉得自己也算有一身百毒不侵之功;但是呢,总挡不住网上书店好书打折。就算是老书虫,也有许多失手记录,比如《红字》《王二的经济学故事》《西域考古大系系列》等,买回来一直看不进去,卖出去似乎又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

  后因开了一个小绘本馆,以前不舍得买的绘本,居然满坑满谷。绘本与其它书一样,有的对胃口,有的并不是你的菜,于是预备出让一些。询价者中有貌似懂行的,一开口4折。他们说,新书不也就5折—2折吗?老道点的回答我也有,“咱这是经典型绘本的一版。”

  也许等书价再涨上两三年,涨到大家都买不起书的那一天,那些老绘本或者可以明珠明投。又或者它们亦有小人书的小命运,几十年后成为某种新古玩?存着吧,等它们从新变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