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陈卓的诗,黄玲这样说……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转载]陈卓的诗,黄玲这样说…… [转载]陈卓的诗,黄玲这样说……](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如水的灵魂之舞
——陈卓诗集序
黄 玲
一
远在水富的陈卓要出诗集,嘱我写些文字。我和她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却至今未曾谋面。我和她虽然未曾谋面,却又在微信中时常相见。某次还曾经听到她用清脆的川音为大家朗诵诗歌,引来群友一片欢声笑语。于此知道了这一定是一个开朗大方,热情待人的女人。娇小玲珑的她,身上有三川半的风格和特色。
网络中的陈卓不叫陈卓,她有多个身份,或者叫九月菊,或者叫绿萝,都是些雅致的植物。网络上的她偶尔也会展示一下她生活的片断,或者在江边临风起舞,或者在山野花丛与朋友欢然相聚,如同自然的精灵。也会让人疑心,这个女子难道是花妖树精变的?她和大自然的亲密程度会让人心生羡慕。
她甚至还专门以“绿萝”为题,写有一首诗:“书案头
花架上/月色中
书写时/看你的眼神总是慌乱/一如落魄书生/爱
从诗中对绿萝拟人化的描述不难看出,隐含了诗人对爱的期许和向往,以及对女性生命品质的追求。不要桃花一样的妖艳和脆弱,只要四季常绿,身姿轻盈绰约。这是一种清新淡雅的品格,不随波逐流,只想保持独立的精神和追求。
陈卓爱花,在她的诗集中可以找到不少关于花的诗作。我相信它们绝不是信手拈来之物,而是诗人精心选择的物象,隐喻着诗人对待世界的理想和境界。比如爱的向往,品质的修行,情感的寄托……对女人来说,花是无所不能的象征与慰藉,也是进入心灵世界的密码。陈卓的诗中有桃花、梨花、莲花、菊花、桂花、玫瑰、昙花,有容易被人忽略的豌豆花、油菜花和指甲花,甚至还有罂粟花和黑暗之花。每一种花都寓意着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指向,寄托着她幽深的心语。所以她能以无比的耐心和执着去“守候花开”,为的就是能“在黑暗中/被花的光芒照亮”。这是诗歌给予诗人的力量和信心,借此让我们知道诗歌并不是虚无的存在,它可以让灵魂在风中轻舞飞扬,演绎出美丽的舞蹈。“醉人的桃花酒魅惑了世人/让所有女人的心长出翅膀”。她的诗再次映证了一个道理:我们的身体只能在大地上行走,灵魂却可以在天空下自由飞翔。诗歌托举着灵魂翩然起舞的时刻,也将是一个女人的生命最丰盈美丽的时刻。
听听她在《夜风中的莲花》一诗中的独语:“没有什么可依靠的了/只有自己还算干净的灵魂/一朵一朵在风中摇曳/静静地饮着夜露与月光。”
我喜欢陈卓爱花如命的那份浪漫情怀。
二
陈卓喜欢摄影,也很会审美,她在网上发出的照片总是让人赏心悦目。她的博客上曾经配发了一些摄影作品,每一幅都能把人带入一种如梦的诗境中去。让人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水一样的女子,对人生有浪漫的情怀,对真爱有永恒的向往。所以她的诗集不惜用很多笔墨书来书写爱情,充满上下求索的执着,也有飞蛾扑火的勇敢。细细梳理,陈卓诗中对爱情的追求是丰富而细腻的,体现了当代知识女性对精神高度的多层次追求。她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女子对爱的要求,仅只是希望与相爱的人同生共死。当代知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丰富多姿,尤其侧重于精神层面的高度和心灵的契合。所以这也是爱而不得,滋生痛苦的根源。毕竟世间能带着爱和灵魂来相会的人实在稀有。
爱情是诗歌永远书写不尽的永恒主题。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幸福,还有追求的快乐与痛苦,灵魂的波动与起舞。这样的诗句才真正具有艺术感染力,能把读者的心灵带入一种幽深的诗境,借此知道诗人痛苦的根源或许是因为“只是两只蝴蝶距离很远/常常有令人感伤的寂静”。而女人在爱情中会有飞蛾扑火般的勇敢与绝决,甚至面对罂粟花可能产生的伤害也会生发出勇气和胆识:“怎么就心甘情愿忘记它的剧毒/只记住它是美丽的芙蓉花。”
和很多当代女诗人一样,陈卓的诗歌在女性爱情之域的探索与表现是卓有成就的。个体生命所经历的一切一旦进入诗歌,就会有某种升华和代表性。应该承认,在女性生命和情感的表达与探索上,诗人往往比普通人更敏锐和深刻,也更加丰富和多姿。著名女作家徐坤曾经说过一段话:“但愿人人都能冷静下来,认真地从女性文学中读出她们那一份不同于男性的、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她们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惟其如此,才能让男性与女性同时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光是男性一人的世界,不光有男性那粗砺、坚硬、喉结上下窜动翻滚的声音,还有女性那纤柔、细腻、充满弹性与充满质感的声音于无声处坚忍不拔地响着。”女性诗歌的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得以深入女性生命的内部,感受着她们丰富复杂的精神旅程,开辟出一个独特生动的审美领域。
我欣赏陈卓诗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哪怕受尽伤害经历过失望,仍然不言放弃。执着的爱如同昙花一现,却能照亮生命的幽暗:“多么短暂的竞放啊/透过那纯净的美丽/我们都看见黑夜在绝色的光华下褪尽/我们都听见了花瓣落下的声息。”哪怕只是为了听到花瓣落地的声音,她也会在诗中永远地等候着。
对爱永远充满期待的人,她的诗境是高远的。
三
读陈卓的诗,似能听见金沙江的涛声。生活在水富的她很有福,一条如奔龙般的江水从她的家门前滚滚东去,给予她的诗以似水的清澈与灵性。所以她的诗集中除了有盛开的花海,还有奔腾的江水滋润诗行。在《今夜 金沙江琴音如诉》《汩汩水声》《风中流失的水》等诗中都能听到金沙江奔腾跳跃的涛声,这是陈卓诗歌的诗魂之源。黄昏之时,独坐江岸聆听涛声,与天地同在,这是多么诗意的时刻:“风从江面瑟瑟地吹来/诗人通体沾满水的气息/天籁之音缓缓地流过诗人的 思绪/ 似从久远的往昔/最深处隐隐传来汨汨水声……”
水可以滋养天地万物,也能滋养诗歌的精神。老子说过“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夫子也称赞“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生长在金沙江边的陈卓,对水的精神和要义显然有深入的领悟。在她的诗中,可以感受到水的绵软与温柔,更有水的包容、坚韧与执着。与水相伴,成就了她诗歌温婉绵长的抒情风格。她在倾诉或者独语之时,更能体现出水一般婉约的精神。没有抗争或者怨恨,只是以如水的韧性书写着一幅女性精神的长卷。
生命因此而丰富厚重,美丽多姿。她这部诗集的内容很充实,写亲情、爱情,写大自然的美丽景物,也写生命的成长和对世界的体悟,以敞开的方式展露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故乡和亲人,也是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她毫不隐藏自己的爱恋,不吝笔墨写出心底的真情。陈卓的第一故乡是横江,是四川宜宾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温婉古镇,第二故乡是水富,一个山灵水秀之地,位于云南最北端,是金沙江、横江、长江三江交汇之处,有“万里长江第一港”“七彩云南北大门”之美称。一个诗人对故乡永远会怀有感激与热爱并重的情感。陈卓诗里的事物大多是故乡的事物,是阳光与水滋养的成果。她的诗可以把读者带入故乡的美丽风景中,和她一起欣喜,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层峦叠嶂间云雾缭绕/赤橙黄绿青蓝紫/红了土地蓝了天空/白了花儿紫了萝卜绿了田野。”她的诗中出现的意象是丰富的,多数是与故乡的自然有关系的事物,却渗透诗人的主体情思,染上了浪漫的色彩。小镇江河皆有情,花鸟鱼虫也有灵,能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和一些远离故乡的诗人不同,陈卓诗中的故乡是温婉宜人,充满温情的存在。它们和她的生命同在。虽然时间在流逝,故乡的事物也在处于不断变化中:“青青的石板路很难找了/深深的小巷没有了油纸伞/没有了紫丁香”,诗人难免惆怅。但是回首之际,故乡也有许多不变的内容温暖着心灵。比如年年盛开的菊花、黄桷兰、亲人、朋友……一些简朴的情感也是一种时间的法则,无声地呵护着生命。
陈卓写故乡的诗很好地把握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四
故乡是诗人年轻时想要逃离,流浪后又急迫地想要回归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亲人,有成长的记忆,故乡是诗人生命的根之所在。在自然的怀抱她是行吟的诗人,在父亲母膝下却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女儿。因为“你失去了最初的最爱/父母双亲的目光是你/唯一的精神家园。”从诗里可以了解到陈卓的父亲生前是一位民间艺术家,在书法、篆刻、奇石收藏等方面都有建树。所以诗人除了书写亲情的离别之痛,还从离世前父亲的眼睛里看到了他的遗憾:“竟无人承继你的衣钵/你一生追求的艺术为之骄傲的艺术”。希望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成了诗人的一个心结,这也是对艺术创造能否传承下去的心结。
陈卓92岁高龄的母亲依然健在,这让诗人可以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我在照片上见过陈卓的母亲,虽然鬓发如雪,却精神矍铄,目光里闪烁着温情与智慧。这是一个教了一批批学生,养育了九个子女的母亲。陈卓诗里除了表达对母爱的感激,还有对生命的感叹。她的视角中变幻想着母亲的不同侧面:“瞳孔里
在陈卓的诗里,故乡和亲情是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存在。在《想念母亲》一诗中,母亲和故乡的事物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母亲给予诗人生命,故乡是诗人爱的情感的源泉,是鱼和水的关系。所以“岁月流过
不矫饰不做作,把灵魂暴露在太阳下面,展示给读者一个真我,这是需要极大勇气和自信的,也是诗歌打动人心的力量所在。所以读陈卓的诗,如同谛听花开的声音,或是江水的轻吟,却能拨动心弦引发想象。进入她所营造的诗境,会看到江水之畔,一个身影踽踽独行。会看到月光下一个女子长发飘飘,对月起舞。这是如水的灵魂之舞,值得用心去欣赏。
在诗歌中成长,让灵魂变得丰盈。在诗歌中起舞,让生命更加多姿。这是陈卓在诗歌之域的重要收获。对一个经历过坎坷的女人来说,诗歌是一道明亮的火光,可以带领她进入一个神性的世界。祝愿她继续与诗一路同行,一路收获爱的的果实。
诗歌引领生命前行,光明将在彼岸。
是为序。
作者简介:陈卓,笔名九月菊等,诗文散见于《诗刊》《青年诗人》《青春诗选》《金沙水暖》《百家》《滇池》《西南军事文学》《星星诗刊》《昭通作家丛书(散文卷)》《昭通作家丛书(诗歌卷)》《山花烂漫》《昭通作家精品集(散文卷)》《昭通作家精品集(诗歌卷)》《蜀南新闻好作品集》《蜀南新闻优秀论文集》《云南日报》《四川日报》等报刊书籍。曾获得省市各种文学类奖励60余次。
梨花的婚礼
三月
溪水清澈流淌
金风玉露
百花交出她的美
梨花举行盛况空前的婚礼
群芳荟萃
草地忙起来
飞鸟忙起来
流云舒卷
我采摘春天
蝴蝶披着洁白的婚纱
坠落花丛
风吹过耳
喜鹊惊飞的是哪几朵
踮起脚尖
一场花瓣雨碎了容颜
直到太阳落下
直到喧嚣尘埃一样散尽
我为什么流泪
那花朵里唱歌的少女究竟是谁
夜风中的莲花
没有什么可依靠的了
只有自己还算干净的灵魂
一朵一朵在风中摇曳
静静地饮着夜露与月光
一朵一朵在云水里
一路开到天上
不为自己而瘦
让风雅与高洁住进花蕊
让一些人在旷野停下脚步
让另一些人忘归
而有人莫名失眠
浸在一弯凉月里忘记了春天
朋友的朋友我的朋友
思念于一千零一次无穷无尽的
倾诉
你的思想固执地来到酒乡
来到远离沙海的内陆
我只能重重叠叠地想象
四只桀傲不羁的狼
相依为命
沐一路凄厉的北风狂奔各方
第一次或是最后一次春日午后的
相聚
两只狼迅捷潜行时片刻的停留
感受你手掌宽厚的温暖
眼睛对朋友的情怀
凝视你伟岸的大丈夫体魄
和也许并不曾招蜂惹蝶的飘逸美髯
属兔的你是否也早就具有
征服所有的花和叶子的野心
一如征服你手中明明灭灭的烟蒂
不知从何时初始何时终止
我们品茗喝酒
反反复复地冲泡
翻腾所有的味蕾
使人忆起往昔真诚动人的旧事
与一位诗人惊人的相似
作为了十二生肖龙这无二的
虚空
面对的是怎样一种真实
怎样丰盈勃发的生命
与浩瀚无涯的画卷
当一掠其精彩的片段之后
便丝毫不奇怪你的柔情细腻
那些闪着金子一样光芒的语言
已被句句锻打
令我感到祥和之鸽
飞临我们易脆的双肩
轻易地啄破心灵如啄破河流
我看见三月春汛顺长江滚滚东去
你们比谁都靠得更为贴近
而我们或许并未真正相识
有远方的海相招
时代的潮相助
有七彩调色
三江河畔
所有澎湃之心复归止水
关注躲藏无形的墙后
那份月圆似的完美
在朋友以心拌酒
毫不犹豫饮你殷红之血剥蚀你时
便因短暂而永恒心底
至此
隔岸观火
身不由己
于一场暴风雨中
踉踉跄跄地
在哽哽咽咽断魂断魄的音节上
穿行天堂与地狱
看一棵树和一根绳索晃荡
一生一世无法形容无法描述
无法以你喜欢的颜色
还原你
丑陋地作你灿烂的旁白
终于清醒地明了
朋友的朋友我的朋友
我们都活得很累
对于涂抹生活
手中狼毫之笔
尽管流出的血色各异
却总是不厌其烦地
复述创造一些遥不可及的
美好事物
然而
我们离爱很
离生活更近
永不再见
我的眼睛在树叶之后
我的心情在树叶之后
穿过碧绿
那是我的
灵魂
做梦的蝶
已不只是感觉在飞
而篱下的雏菊
爱过之后
就一如蝶的结局了
当然
而曾经你浅浅清唱
——秋水伊人
余音袅袅
自天边而来
我们站在风的天下
你仍然唱成一棵苹果树
让花开在我的诗歌里
这是幻觉中最初的乡土
这是尘寰中不解的谜
此后
忧伤的时候笑一笑
你在酒中是否寻找到了一块
干净地
我击响最后的掌声
将月圆的日子看遍
就在树前
我的旷世情怀
任凭一世的情缘挂在眼睫
当然
爱
跟在你身后一辈子了
一路上越来越空旷
心越来越空旷
一路上月亮缺了又圆
圆了又缺
你微笑着转身对我说
沧海桑田
尘埃落地
船早就出海
石头都烂了
一瞬间我恍然大悟
爱只是水滴一珠
而我已经身染风寒
白发像菊花在头顶盛开
皱纹像藤蔓攀上了光洁的脸庞
其实
咋就一辈子了呢
一辈子
你总在不远的地方向我招手
一任我在你身后穷追不舍
此刻
风冷
有多少人只身踏上另一条迷路
而我醉卧它乡
突然的不再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