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甄嬛传》让其原著作者、编剧流潋紫被读者誉为后宫小说的始祖。几年之后,流潋紫又写出《后宫·如懿传》,以乾隆的皇后乌拉那拉氏为主角,继续讲述后宫女人传奇史诗般的一生。近日,《后宫·如懿传》全新经典纪念版出版发行,同时《如懿传》影视剧也全面开拍,由周迅、霍建华分别担任主角,演绎如懿与乾隆之间一代帝后的爱情故事,成为了2017年备受期待的影视剧之一。
流潋紫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及《甄嬛传》与《如懿传》不一样的地方时她说:“写《甄嬛传》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怀抱着对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的敬意,写出了那么一个故事,总的说来《甄嬛传》呈现的爱情故事是未婚女性对爱情的憧憬吧。反之《如懿传》的故事,主要是在写宫廷女人们的婚姻生活,在礼教、责任等多重束缚下,宫墙内女人的爱情、婚姻观。”
小说和电视剧是虚构和演绎
观众应分辨 “真”与“虚构”
记者:5年后《如懿传》新版上市,回首再看这个故事,你做了些怎样的改动?
流潋紫:5年后新版的《如懿传》上市,较之原版我加重了番外篇的故事演绎。因为我觉得作为我们小说中的两对男女主角:如懿和皇帝,凌云彻和魏嬿婉。我更希望回到他们年轻时,没有走到末尾时的青春年少的番外,曾经深爱的番外。
记者:历史中,后宫的人物如过江之鲫,为什么会选择如懿作为主角来描写她的一生呢?
流潋紫:我当时在写这个系列小说时,说实话选择如懿来作为主角还是蛮多人反对的。因为很多人觉得作为妻子作为皇后她都是失败的,她的结局非常惨烈,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个断发的皇后。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人的完整一生,都是有值得细细描绘的地方,甚至我觉得这样一个叛逆的皇后是非常有个性的,因为她一直在坚持做她自己。
记者:《如懿传》的主角“如懿”在你创作最初,心中有过哪些人选?
流潋紫:《如懿传》在创作的最初,我心里都是很期待是周迅的样子,所以在等了两三年以后她能来,我都觉得非常非常幸运。她塑造的如懿对爱情非常执着。看她的眼神,她都是对爱情很相信的。所以哪怕最后是个悲剧的故事,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这个人物。
记者:与《甄嬛传》原著不同,《如懿传》有了真实的清朝背景,也许会有人把它当成真实历史来看了,你会担心误导青少年观众吗?
流潋紫:我觉得小说本来就有虚构的成分,电视剧也是一个虚构和演绎,它并不是真实历史的再现。我觉得当有人看了《甄嬛传》和《如懿传》之后,会去对比真实的清朝历史,分辨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虚构的,反而也是一件好事吧。
宫斗剧也是平凡的生活
观众看到的是“被束缚”的困惑
记者:从《甄嬛传》到《如懿传》,其实你的作品传递出最强的一个想法,应当是“平凡的生活”吧?
流潋紫:其实《甄嬛传》也好,《如懿传》也罢,我都想传达的思想是:平凡的生活是最美的。在《如懿传》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我们还特别加强了一个情节,就是如懿和皇帝两个人离开宫廷,去民间微服私访,在他们大婚之后去了杭州,是如懿最向往的杭州,过了一天平民的日子。我想甄嬛也好如懿也好,她们身在宫墙之中,会更渴望这种简单平淡的幸福。
记者:宫斗剧中,斗到最后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赢家,为什么宫斗、宅斗会这么流行?你认可丛林法则吗?
流潋紫:我自己也蛮认可的,就是《如懿传》也好,《甄嬛传》也好,到最后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甚至包括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悲惨的角色,他需要权衡的太多,并没有得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自由,也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做一件事。好像每个人都是困在牢笼里,我觉得大家看到的也许不是宫斗、宅斗,而是对不自由、被束缚的那种困惑吧。
记者:成名之后,你的写作状态是怎样?你还在学校教书吗?
流潋紫:其实我没有感觉到所谓的成名,因为对我来说每天的工作还是在学校教书,回家之后忙写作和编剧,每天都过得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