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青年报:66.4%受访者已有或打算申请个人公众号

(2016-11-22 10:18:23)
标签:

时评

申请个人公众号

个人情感类

娱乐休闲类

中国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中国青年报:66.4%受访者已有或打算申请个人公众号


66.4%受访者已有或打算申请个人公众号


个人公众号最普遍类型是个人情感类和娱乐休闲类


            作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杜园春    实习生赵明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22日第7版

 

       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一种潮流。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已有或打算申请个人微信公众号,其中27.2%的受访者已有公众号。仅33.6%的受访者不会申请。

        7.7%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几乎每人都有公众号,23.3%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部分人有。

       王亦然是山东某高校学生,爱好写作,今年8月开了自己的公众号“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主要写生活随笔,内容涉及旅行游记、喜欢的书、电影等,虽然目前粉丝只有75人,但她觉得有人一起分享心情非常开心。

       调查显示,个人情感类(54.2%)、娱乐休闲类(52.2%)是个人公众号中最为普遍的。其他依次为:新闻资讯类(36.3%)、视频影音类(25.0%)、政务民生类(23.2%)、专业知识类(23.0%)。

       山东某家媒体记者成伟(化名)一直希望有一个表达自己声音和观点的平台,现在,有些稿子背后的故事、采访经历,他都可以写在自己的公众号推文里。

        为何开设个人公众号?记录生活、抒发情绪(53.3%),建立个人观点平台(40.6%),获得知名度(35.3%)是最普遍的初衷。其他还有:通过公众号获得收益(34.9%)、单纯为了好玩(29.3%)、闲暇时间消遣(24.7%)、对写作的爱好(17.7%)等。

       成伟的公众号“风吹浪”已有几百个粉丝,“我的工作比较忙,所以公众号的更新没有固定频率,有时每周更新好几次,有时两三个月才更新一次”。

       从最开始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到现在会精心的排版、插入音乐,王亦然对自己的公众号倾注了不少精力。“每天都会登录平台看看有没有留言,有的话就会互动回复”。在她看来,忙碌的学习之外,写文章、更新公众号像是在放松。

        调查中,34.4%的受访者表示周围人办的个人公众号更新频率是每周一更新,接下来是每周两更新(16.5%)、每天一更新(16.4%)和每月一更新(7.8%)。20.1%的受访者发现身边公众号的更新频率不固定,4.7%的受访者感觉基本不更新。

        运行状态上,42.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公众号粉丝不多、自娱自乐,32.4%的受访者有了一定基础粉丝群,12.2%的受访者已经小有名气,有广告接,5.0%的受访者已经成为自媒体人品牌。也有8.0%的受访者的公众号几乎废弃不用了。

        王亦然认为,有自己的个人公众号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是一种记录,我会一直做下去”。

        最让成伟印象深刻的推文,一篇是教大家如何写通讯稿,一篇是关于幼小衔接班,“为别人提供帮助的同时,收获了不少点赞和转发”。

       调查中,46.1%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公众号的推文思维活跃,有其他公众号没有的内容;44.5%的受访者表示有个性和新意,很喜欢;37.3%的受访者表示是了解身边人的另一种途径。同时也有29.8%的受访者认为会让新媒体平台鱼龙混杂,19.6%的受访者感觉简单肤浅,没意义。

       受访者中,男性占47.6%,女性占52.4%。00后占0.9%,90后占24.6%,80后占52.5%,70后占17.2%,60后占4.6%,50后占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