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娜:民谣诗人鲍勃·迪伦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 诗歌或将掀起出版风潮

标签:
塔娜民谣诗人鲍勃·迪伦诗歌或将掀起出版风潮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分类: 自由典藏 |

|
|||||||||||||||
以“诗人”的身份震撼世界 鲍勃·迪伦击败了呼声很高的阿多尼斯等世界级的大诗人,以诗人的身份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之后,鲍勃·迪伦成为地球第一个集诺贝尔、奥斯卡、格莱美和普利策新闻奖于一身的人。其实自1997年以后,鲍勃·迪伦1998年到2002年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他的歌词似诗,尖锐和简约得就像圣经中的箴言,更因其具有时代精神。鲍勃·迪伦的歌曲敏锐地捕捉并呈现了时代的暗流,他对整个流行文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在他出道50年后的今天仍然延续。 鲍勃·迪伦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歌的好听,而在于其音乐作品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他的叙事歌谣,直接、纯朴又婉约、新奇,以诗歌的翔实叙事而不是藉小说、喜剧的形式叙事,这便是他的诗,他的文学。 诗歌于鲍勃·迪伦而言,是他的宣泄口,他的表达。从少年时代开始鲍勃·迪伦便热衷于兰波的诗歌和它所表达的意境。而其经典作品《像一块滚石》更是将他的诗歌水平显现出来,也更让他迷恋诗歌。有一段时间,鲍勃·迪伦待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布莱希特,研究T.S.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所以经常有人会说听鲍勃·迪伦的歌,更像是在唱诗。 虽然鲍勃·迪伦的歌词真切地唱出了时代,但不是在反映时代。他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抗议诗和揭示现实的寓言诗,写出了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数首诗篇。 作为一个艺术家,鲍勃·迪伦格外地多才多艺,在绘画、表演、编剧方面都有出色表现,除了大量的唱片作品以外,他曾经发表过实验性作品,《塔兰图拉》(1971)和《鲍勃·迪伦图文作品辑》(1973)。他还曾创作过自传《编年史》(2004)。这部作品描述了他在纽约早期的回忆,提供了他身处流行文化中心的生活的窥见。 当大家在谈论民谣诗人的时候,鲍勃·迪伦还是一位跨界视觉艺术家。早在1994年,他就将自己绘制的一批画以《绘制苍白》为名集结出版,这本图册以素描和炭笔画的方式,帮着鲍勃·迪伦记录了其1989至1992年在全球举办“永不停止的巡演”时的一路邂逅,他用冷寂疏离的笔触画了船只、自行车、火车、旅馆等路中风景,也画了行走在大街上的沉默路人。2010年,他的“巴西系列”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展出。2011年又将自己在日本、中国、越南、韩国等地巡演时绘制的人物、街景、建筑、和风景,化作“亚洲系列”在纽约高古轩画廊展出。2013年,他的12幅蜡笔肖像画以《鲍勃·迪伦:“面”值》为名在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展出。 不管是音乐还是绘画,鲍勃·迪伦的艺术都让人们感到,我们的生活还充满文学、诗歌和音乐。 诺奖拉动图书销量 热门文学奖对文学作品的销售一直有明显的拉动效果,其中尤以诺贝尔文学奖最为显著。如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S.A.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经获奖,中信出版社联合掌阅在APP上推出其《二手时间》,不足一个小时销售1000本。 在纸质阅读排行中,据当当网最新销售数据统计,近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作品销售情况中,作家马尔克斯排在第一位,中国作家莫言排在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去年诺奖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记者阿列克西耶维奇,2006年诺奖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而在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奖后,当当网迅速预售鲍勃·迪伦的自传《编年史》(河南大学出版社),该书旧版书名为《像一块滚石》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推出。 在电子阅读排行中,掌阅公布的2016年1~9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排行榜TOP 衡量一个作家的地位,译本的多寡是标准之一。但由于本届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殊性,鲍勃·迪伦在国内出版的作品并不多。如今国内已出版的关于鲍勃·迪伦的作品有,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沿公路行走:鲍勃·迪伦传》(2012年版),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像一块滚石》(2015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他是谁》(2015年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经典摇滚音乐指南》(2016年版)4本。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两本关于鲍勃·迪伦的书,《被遗忘的时光:鲍勃·迪伦传》和《曾几何时:鲍勃·迪伦的生活》。 诗歌是否会成为下个出版热点 诺贝尔文学奖向来严格保密,今年开奖之前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被“泄露”成为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不仅如此,更有新闻网站、新媒体在开奖前就推送了阿多尼斯折冠的快讯。虽然,最终入围的是摇滚歌手鲍勃·迪伦,但可以看出,诗歌被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所青睐。一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都不爱畅销,却爱指引畅销的方向。这从陪跑多年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S.A.阿列克谢耶维奇便能看出。 与鲍勃·迪伦一样,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让人惊讶不已。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纪实文学。 同样,鲍勃·迪伦简洁干净的歌词是他对现实生活的呐喊。如发行于1964年的经典作品《暴雨将至》中,歌词中表达了他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此外,他的歌词中还涉及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将残酷的问题诗意的表达,是鲍勃·迪伦对诗歌的崇敬,也是我们重新关注诗歌的契机。 曾在2009年出版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的译林出版社上海中心负责人说,此次诺贝尔文学奖对诗人的青睐或将让诗歌成为出版风潮。而《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一书自出版后一直在加印,未来会持续关注诗集出版,有好的诗集作品不会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