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自由:人才强昭背景下的昭通作家群透视

(2016-08-10 14:04:49)
标签:

文化

人才强昭背景下

昭通作家群透视

昭通日报

艾自由

分类: 自由评论
艾自由:人才强昭背景下的昭通作家群透视

人才强昭背景下的昭通作家群透视
 

   ◆ 作者:艾自由      原载:《昭通日报》2016年8月10日第3版


     

      人才兴,事业兴;人才强,昭通强。2011年6月,昭通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的《昭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定了昭通市人才发展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吹响了实施人才强昭战略的集结号和进军号。作为大力开发的社会重点领域专门人才,《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昭通作家群’的培养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昭通作家群’在全国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2015年12月29日召开的全市组织系统务虚会议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真永指出,“昭通是人力大市,却是人才弱市,最缺的是人才。”作为昭通人才的示范团队,“昭通作家群”制订出台的凝聚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制度机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迸发创新智慧,涌现创业活力的好做法,让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落到实处,对于昭通人才如何走出云南、冲向全国提供了不少可供借鉴的参考!

                                                                             

      新时期以来,昭通作家群在书写了昭通文学新的光荣与梦想的同时,也见证了新中国以来我国地域性文学群体及广大作家的艰辛文学追梦之旅,充分展示了昭通作家群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作理想,这一现象堪称云南高原璀璨的文学星空。2006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被写进了作代会的工作报告中。全国有4个被中国作协认定的作家创作群体,昭通作家群是唯一的市级作家群。昭通文学创作的相对丰收与昭通经济社会的相对落后,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反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昭通文学现象”。这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个偏远的西部贫困地区为何会出现这种文学现象?一个地市级作家群为何能在中国文坛据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昭通作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大家》《钟山》《诗刊》《星星》《散文》《啄木鸟》等全国重点刊物发表的作品量占云南作家的70%以上。不少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名作欣赏》《作品与争鸣》《中篇小说选刊》等各种权威选本选载。一些作品还被翻译介绍到国外。产生了大批创作题材和手法多元化、关注弱势群体、具有强烈忧患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艺术精品,出版了数百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个人作品专集,一些作品荣获了鲁迅文学奖、骏马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金盾文学奖、梁斌文学奖、路遥青年文学奖、云南省政府文学奖、边疆文学奖、云南杂文奖、滇池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一些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夏天敏、雷平阳、樊忠慰、李骞、潘灵、胡性能、陈衍强、夏吟、刘广雄、吕翼、刘平勇、王单单等不断在国家级大型纯文学刊物发表作品。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省以上纯文学期刊发表作品、省以上出版社出版作品、省以上文学赛事中获奖的作家总共有180多人,出版文学作品600多部,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作家、评论家24人,获得省以上的文学奖项的有200人次之多,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昭通文学现象”,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强烈关注。

      经过几代作家、作者的努力,昭通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夏天敏以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荣获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2010年雷平阳又以诗集《云南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其他作家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文学奖等一大批重要奖项,昭通作家的一些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分别获国际、国内奖,一些作品被翻译到海外。在2006年3月召开的云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昭通籍作家夏天敏、李骞、刘广雄当选为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引起关注。十年后,在2016年1月召开的云南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昭通籍作家雷平阳、潘灵、胡性能当选为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再次引起关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昭通文学和昭通作家群的影响力。

      中国当代文学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而文学的自觉,最重要或者说是最终的目标还是表现在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在昭通这块滇东北热土上,磅礴的乌蒙群山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昭通文学。作为21世纪崛起的一个门类相对齐全的区域性作家群,“昭通作家群”的发展趋势比较有力地印证了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

      昭通小说在“再现现实”中寻求突围。从昭通小说来看,小说创作长篇、中篇、短篇并进,数中篇小说成就最高,人才辈出,成绩斐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占据昭通文学领军地位。代表小说家有夏天敏、曾令云、黄玲、潘灵、胡性能、刘广雄、傅泽刚、杨昭、吕翼、朱镛、徐兴正、叶听雨等。其特点表现为“底层叙事”的本土化和深开掘、“都市小说”的欲望化和批判性、网络小说与纸质小说并行不悖,需要破解的则是“雅俗共赏”的难题。怎样打破 “雅”与“俗”的鸿沟,写出直逼心灵的小说力作,实现“雅俗共赏”,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昭通小说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昭通小说在“再现现实”中寻求突围的关键所在。

      昭通诗歌在“表现自我”中张扬个性。在昭通,许多文学爱好者是由于爱好诗歌而喜爱文学的,昭通文学最早也是由于昭通诗歌而声名远播的,不少诗人诗作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代表诗人有雷平阳、麦芒、李骞、樊忠慰、陈衍强、夏吟、夏文成、尹马、王单单、影白等。其特点表现为在“表现自我”中百花齐放,特别是高扬理想主义旗帜下的昭通“高原诗”,表现了昭通诗歌赤子对乌蒙群山的一往情深,具有浓郁的滇东北高原的乡土气息,是“昭通精神”的诗意呈现。

      昭通散文在“表现自我”与“再现现实”中左右徘徊。昭通散文作者众多,昭通作家中不少人把写散文作为主攻小说、诗歌的前奏,但在省内外有影响者不多。代表散文家有雷平阳、淡墨、阮殿文、刘平勇、杨恩智等,尤以雷平阳的“新散文”与淡墨的“诗散文”最有特色。昭通散文最大的弊端在于“表现自我”的“小女人散文”和“小情感散文”大行其道,而“再现现实”的“大我” 而又无法超越自我,最终使散文在昭通文学中最脆弱而日趋边缘化。

      报告文学在接地气中弘扬正能量。从报告文学来看,昭通没有专攻报告文学的作家,多属客串者,有可圈可点之处。代表报告文学作家有曾令云、刘广雄等。

      戏剧创作成绩不菲但有断代危险。从戏剧创作来看,1980年代在昭通风行一时,1990年代后由盛转衰,2000年后有断代危险。虽然创作者较少,成绩却不菲。代表戏剧家有蒋仲文、廖天云等。

      昭通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并驾齐驱。总的来看,昭通的文学评论以昭通学院为大本营,与文学创作相得益彰,是昭通作家群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客串者多,专攻者少。文学评论家以宋家宏、李骞、黄玲、艾自由、尹宗义为代表。当前昭通文学评论的弊端是批判精神不够,特别是对昭通文学的不足挖掘不深,对昭通作家群的未来深入思考不够,需结合新论断、新要求切实予以加强改进,切实助推昭通作家群走得更远,助推昭通文学再创辉煌!

                                                                                 

      追根溯源,昭通作家群的出现和昭通文学现象的形成,从大的方面来看,昭通作家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是昭通文学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昭通作家讲政治顾大局,是昭通文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市县文学团体的有为和有位,为昭通文学的不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为昭通文学的不断发展营造了健康的文学生态。而其中公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历届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关心支持。特别是昭通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是昭通文学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硬件建设来看,在2004年11月举行的云南省昭通作家创作会议上,时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的丹增在会上宣布:今后,省财政每年都拨出1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昭通作家群的发展。时任昭通市市长的邓先培也表示,昭通市每年也拿出10万元专款,作为昭通作家深入生活的补贴。从此,昭通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加对昭通文学艺术事业的投入,将昭通作家群作为昭通的一个品牌来经营,紧接着就筹资200万元建立奖励基金,用于颁发两年一度的“昭通文学艺术成果奖”,专门用于奖励坚守本土的作家作品;筹资230万元,建立了“昭通文学艺术奖励基金”,用于对昭通本土作家获得省以上奖励的作家作品进行配套奖励;从2009年起,市政府又每年拨给20万元,专门奖给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的作家。另外,昭通市委、市政府协调,动员四川伊力集团、云南红塔集团捐资,共同筹措了150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11亩、建筑面积4530平米、有别墅式创作室36套的“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同时,历届省、市委宣传部领导也长期在工作、生活和经费保障上给予了昭通作家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

      从软件建设来看,昭通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学创作。2005年提出了昭通经济社会发展要打好“红色牌、绿色牌、作家牌”的明确思路。市党政领导以博大的政治远见、宽阔的文化心志、真情的关爱给予昭通文学大力支持,把“文化要繁荣”摆在同“经济要发展”的相同地位,将扶持壮大昭通作家群纳入《昭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的“宣传文化人才”重点打造。切实加大“昭通作家群”的培养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昭通作家群”在全国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2011年6月召开的昭通市人才工作大会上,昭通市委、市政府表彰10名首届“兴昭人才奖”,昭通作家群领军人物夏天敏、曾令云榜上有名。在2011年6月评选出的63名昭通市委联系专家中,昭通著名诗人樊忠慰名列其中。在2012年11月昭通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昭通市首届“名家、名师、名医”表彰大会上,现已退休的昭通著名作家蒋仲文荣获昭通市首届名家荣誉称号。在2013年11月昭通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昭通市第二届“名家、名师、名医”表彰大会上,昭通著名诗人陈衍强,昭通作家任继敏、陈剑宁荣获昭通市第二届名家荣誉称号。2015年11月昭通市委常委会议研究,确定了 2015年度19名昭通“名家、名师、名医” 培养人选,昭通著名诗人樊忠慰、著名作家吕翼入选“昭通名家”。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昭通作家在昭通市社会各界巨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目前,昭通作家群已成为了解昭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昭通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5年12月,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又要求“全市作家作者进一步拓展昭通文学发展道路理论,凝聚力量全面建设昭通小康社会”,这无疑对助推文学昭通涌新浪恰逢其时!在此,我真诚祝愿昭通作家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铸就一批经典文学、成就一批文学大家,再创昭通文学新辉煌、再谱昭通文学新篇章!

                           艾自由:人才强昭背景下的昭通作家群透视

                                   关注《艾自由的好看评论》微信公众号请点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艾自由简介]     至今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杂文月刊》《文学评论》《艺术百家》《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雨花.中国作家研究》《边疆文学.文艺评论》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评论200余篇,多篇入选《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自觉与当代文艺发展趋势》《2014年度中青年文艺评论文选》《云南青年批评家文萃》等文论选本,与人合著有《昭通文学三十年》《文学昭通》。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第九届云南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学员,昭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