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6-06-04 16:15:02)
标签:

文化

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

学术研讨会举行

文学报

分类: 自由点击
《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原载:《文学报》2016年5月26日第5版



    本报太原讯 从1988年到2016年,评论家王春林躬耕于中国当代文学现场整整二十八年。《不知天集: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 日前出版,从1988年2015年,分别选录王春林具有年度代表性的文学评论,共30篇。这些文章既是作者从事文学批评以来研究成果的展现,同时也见证着中国长篇小说在新时代的创作实绩。
  “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暨《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5月17日在太原召开。贾平凹、赵利民、李国平、陈福民、卢翎、张石山、段崇轩、吕新、葛水平、李秀龙、黄发有、杨青、陆梅、金赫楠、商昌宝、金理、黄平、张定浩、黄德海、李振等作家、评论家围绕“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主题,对《王春林批评编年》 中所体现的批评情怀及学术思想内涵,进行研讨。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杨占平主持。
  贾平凹认为,王春林具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学养,对当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予以了足够热情的关注。长期的勤奋积累和大量的文本阅读,形成了他平实、浑厚而极富智慧与启发性的批评风格。他的文章,理论色彩并不炫目、华丽,一般是从作品文本出发客观地分析作品,并形成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这种批评方式对作家、对读者最有收益。当代文学领域也很需要。从势头上来看,王春林的路还长,后劲还很大,精彩的评论还会有很多,他终会成就大气候。
  与会者认为,王春林的批评写作践行了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精神,既有俯瞰式的庞大的坐标体系,又有对作品美学特征的着力挖掘,是一种“文学共同体”式的有机联系的批评方式,始终站在文学创作的现场。同时也对他的批评写作提出建议:一是找到新的批评动力。二是对作家作品的批评态度,应从极力发现他们的创造和努力向诊断其病候与缺陷转变,从而挖掘出更有批评价值的东西。三是做减法,从某一个点上着力。将文本作为一面镜子,借用作品去叙述表达对文学、对世界深层本质的看法。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对当下时代精神现状,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如何时刻保持对时代有力的勘问、理性的清醒与深入的观照展开研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