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崇科:我的批评观

(2016-05-30 12:50:28)
标签:

文化

朱崇科

我的批评观

文艺报

分类: 自由典藏

朱崇科:我的批评观

 

我的批评观

  

作者:朱崇科    原载:《文艺报》2016年5月30日第3版

 

  于我而言,某种意义上说,选择批评,尤其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首先是“中文系更多培养学者”的直接证明之一(但身上的文青气似乎隐约可闻,未曾散尽),当然更重要的却还是自己的内心“抉择”。说“抉择”貌似夸张,其实不然。因为出身贫寒的我如果不是因为父亲恰恰是在我2000年徘徊于就业和继续出国攻博之间时因肺癌离世,那么我很可能为了生计而暂时放下批评梦想而变成一名记者。

  从此基础上说,批评首先是一种富于担当、良心和勇气的志业。因为批评不是简单的表扬修辞学,不是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文字表演,更不是摇摆于权力和金钱之间的奴婢乃至妓女。它是一种直接的介入、敏锐的判断,甚至是深刻的灵魂反哺,对象既是不同时空的文学文本,又是大地、民间和灾难深重的文化母国。

  其次,批评又是一种值得尊敬和修炼的精尖专业。它有自己的规范、门槛、创造力和激情,它要论从史出、严谨客观,但同时又必须高瞻远瞩,烛幽洞微,有所取舍,绝非是猥琐的跟在创作后面亦步亦趋的寄居或寄生。

  再次,批评必须永远是包容和年轻的课业。为此,我始终对不同区域华语文学乃至华人文学的互动保持高亢兴趣,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我一直提倡和坚守的“华语比较文学”同样也是对中国大陆文学创作和书写的一种观照、丰富和善意提醒,这样的批评既有本土关怀,又有国际视野。

  批评,也是一种永远的在路上。不过是,我以感受文学的方式面对世界与自我、现实与图像、历史与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