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春林:在文学批评中与时代对话

(2016-05-23 23:32:28)
标签:

文化

王春林

在文学批评中

与时代对话

文艺报

分类: 自由典藏
王春林:在文学批评中与时代对话

在文学批评中与时代对话


 作者:行   超    原载:《文艺报》2016年5月23日第1版

  5月17日,由中国小说学会、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省作协主办的“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暨《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作家、评论家贾平凹、陈福民、李国平、黄发有、赵利民、金理、黄平、张定浩、黄德海、金赫楠、李振等与会,研讨会由山西省作协副主席杨占平主持。

  贾平凹认为,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从根本上说,都需要写作者对文学有感觉,只是创作偏于感性,评论偏于理性。王春林长期的勤奋积累和大量的文本阅读,形成了他平实、浑厚而富于启发性的批评风格。与会者谈到,王春林在文学批评中保持了对文学的热爱和信仰,践行了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实主义精神。大家也对王春林的批评写作提出了建议,比如在写作时做“减法”,着重从某一个点上发力,而非地毯式展开;在创作中建立自己的批评形象,表现个人的美学精神等等。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还对当下时代的精神现状、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如何保持对时代的有力观照展开了讨论。大家谈到,今天我们面对两种文学批评,一种是学院派的,更多依赖的是文学史,这其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远离当代文学现场;另一种是基于文学现场的文学批评,它跟文学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但很多文章缺乏学理性。好的批评应该将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文学批评有两种眼光:俯瞰和内在注视。面对不同的文本,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就会导致批评的失衡和错位,批评家应该学会灵活运用这两种视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