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美春:忠实批评的艺术——读马忠文学评论集《忠言忠说》

(2016-04-29 12:56:33)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忠实批评的艺术

——读马忠文学评论集《忠言忠说》

□ 作者 王美春

(来源:《清远一周》2016年428日(总第1368期)“北江河畔”副刊:http://qyweekly.0763f.com/content/2016-04/29/008494.html)

 http://qyweekly.0763f.com/Img/2016/4/20160428771.jpg

    近日,读了青年评论家马忠的第八本文学评论集《忠言忠说》,我不禁为马忠的勤奋多产而赞叹,更为其忠实批评的艺术而喝彩。

 

  《忠言忠说》,收录了评论家马忠近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文学评论60篇,分为“现象”“说文”“对话”三辑。此评论集与作者以前出版的《站在低处说话》《诗美探真》等评论集在批评姿态、批评角度、批评语言等方面可谓一脉相承,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给我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印象之一:《忠言忠说》具有忠实批评之特色。所谓忠实的批评,就是实话实说的批评。正如马忠在后记中交代此书取名之因时所言:“这本集子为什么取名《忠言忠说》?简言之,就是马忠说的实话吧。”此评论集中的评论,大都能坚持“真善美”的批评标准,对评论对象优点处说优点,不足处道不足,也即既赞“好苹果”,又“剜烂苹果”。无论是“观象”中的《在场的文学批评为何“缺席”?》《别让文学评奖变了味》《文学批评要敢于担当,敢讲真话》,还是“说文”中的《恢弘 大气 厚重 深沉——读张况〈史诗三部曲〉》,抑或是“对话”中的《批评家的“胳膊肘”该往哪儿拐?》,莫不如此,凸现了其文学批评实话实说之特色。这是其文学批评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也使之明显有别于时下某些“人情批评”“圈子批评”“空话批评”与“抬轿批评”等所谓的批评。

 

  印象之二:《忠言忠说》具有忠实批评之艺术。文学批评要实话实说,不仅要有实话实说的勇气,也要讲究实话实说的艺术。马忠勇气可嘉,无需多言。其忠实批评的艺术在《忠言忠说》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批评对象广泛。马忠是“打工诗人”出身,熟悉底层文学作者的生活,对这些作者有着真挚而深厚的情感,因而其文学批评对象有不少是底层文学作者及其作品,而且对该文学发展具有深层次的思考。《忠言忠说》“观象”中的《“打工文学”为何离打工者越来越远?》一文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文对“打工文学”离打工者越来越远的现状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建设性的意见,实话实说,充分体现了评论家马忠对底层文学作者的关切,对“打工文学”发展的关注。《忠言忠说》中的批评对象不局限于底层文学,也有其他对象,体现了批评对象的广泛性。像“说文”中的《洗尽铅华见真淳》《沉静中洞察人性》《批判式的心灵“交响曲”》《文学批评家的责任伦理与盛气》等评论,分别对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散文《不能忘却的追忆》、宗璞的短篇小说《琥珀手串》,著名诗人唐德亮的抒情长诗《惊蛰雷》与著名批评家李建军的文学批评集《文学还能更好些吗》加以评论,较好地体现了其批评对象的广泛性。

 

  ——批评角度独特。角度独特可谓一种批评成功的艺术。马忠的文学批评便具有这一艺术。《忠言忠说》中的评论,是建立在“文本细读”基础之上的,是评论家马忠在熟读文本之后,根据切身体验、深刻感受而选择的批评角度,因而批评角度独特,与众不同。以“观象”中的《“万众欢呼”的诗就不是好诗吗?》为例,此评论对诗人余秀华的诗加以评论,着重从诗的情感状态、审美层次、内在价值观等角度具体分析了余秀华的诗《我养的狗叫小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并由此而肯定了余秀华的诗,强调其“诗歌打动我们的,是她作品中那些诗性的因子,而非那些凭空附丽的意义”。毋庸置疑,此评论选择的批评角度独特,因为这是建立在评论家马忠“细读”余秀华诗的基础之上的,有其独自的感悟。

 

  ——批评语言活泼。马忠无高校文学院(中文系)毕业背景,属于自学成才者。其文学批评的语言,不同于“学院派”的深奥,也有别于媒体批评的浅显,而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活泼”二字确乎可以概括出马忠批评语言之艺术。《忠言忠说》的书名体现了这一点,评论集中的评论的标题如《打造属于本土的文学“云梯”》《“微诗歌”:以微显身  照见光亮》《心灵的体温与在场》等也体现了这一点,评论中的一些阐述更体现了这一点。因而《忠言忠说》具有“美”的批评之特征,给人无不堪卒读之思,而有爱不释手之感,一口气读完之快。

 

  ——批评风格鲜明。多年来,马忠坚持做到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同步进行,其文学批评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站在低处说话,以平等的姿态批评;关注当下,关注底层作者,而不薄名家;坚持真善美的文学批评标准;感性与理性相融合,宏观阐述与微观评析相结合;行文活泼生动;具有批评的有效性、生动性等。《忠言忠说》便较好地体现了这种鲜明的批评风格。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马忠的文学评论集《忠言忠说》,具有忠实批评的艺术,因而具有批评的针对性、有效性、生动性、独特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值得一读。 

   

   (本文作者系南通大学生态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转载]王美春:忠实批评的艺术——读马忠文学评论集《忠言忠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