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徒生奖,英文为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理事会(IBBY)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奖者限于长期从事青少年读物的创作并作出卓越贡献者,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获奖者将被授予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奖状。
该奖项最初只授予在世的作家,从1965年起,也授予优秀的插图画家。
安徒生奖有以下特点:
第一、该奖是“作家奖”而非“作品奖”。
该奖所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有点像终身成就奖。与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一位作家一生只能获得该奖一次。所以,年轻的作家理论上没有获奖的份儿,当然,只要坚持,等年老了以后,还是有可能的。
第二、获奖者要关心儿童的艰难处境。
该奖重视人文关怀,重视给孩子讲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富有,什么是战争和饥饿。要重视儿童心灵最易遭受的创伤问题,比如社会动荡、家庭破碎等不幸。正如瑞典著名儿童作家林格伦所言,要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所以,只有那些读起来富有艺术感、有深层内涵的作品,才能被评委会青睐。
第三、提倡文体的多样性。
该项大奖倾向于授给在一种以上的文体创作方面都有建树的作家。比如,创作了童话名著《洋葱头历险记》的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除了写童话小说,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很有成就,所以1970年获得该奖。
第四、作家对于儿童文学要“专一”。
安徒生大奖一般只授予那些终生为儿童文学做贡献的作家和画家,而基本不授给从成人文学向儿童文学转身的作家。比如美国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尽管他童话作品虽只《斯图尔特鼠小弟》(又译《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三部,却代表着美国当今童话的最高成就,根据他的童话拍摄的电影则屡创美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但是因为他是从《纽约客》幽默随笔专栏作家华丽转身成为童话作家的,所以安徒生奖就未授给他。
中国作家和画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冲击该奖,计有以下作家、画家获得过该奖项的提名:
1990年,孙幼军、裘兆明;
1992年,金 波、杨永青;
2002年,秦文君、吴带生;
2004年,曹文轩、王晓明;
2006年,张之路、陶文杰。
北京时间2016年4月4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于第53届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开幕日当天,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名单,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奖,二次冲击,终成正果。
(本文根据百度相关条目整理改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