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马河村乡亲们的一封公开信

标签:
时评致马河村乡亲们一封公开信马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 |
分类: 自由点击 |
致马河村乡亲们的一封公开信
马河村乡亲们: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值此春暖物苏之际,恭祝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事业如意!
当前,扶贫攻坚是昭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大的任务,这项任务的完成程度直接影响着全省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马河村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真永同志的挂钩扶贫村,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感谢广大乡亲对市委组织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也请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配合我们的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实现马河村早日脱贫。
去年九月,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对马河村进行了扶贫走访,对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到目前,我村仍然有贫困户211户698人。帮助这部分人尽快摆脱贫穷,让他们尽早过上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靠、老有所养的小康生活,是我们心之所急、心之所忧的头等大事,也是市委组织部广大干部职工与马河村全体村民的共同目标。
为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市委组织部大力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的落地生根,从部机关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3名干部,整合县委组织部驻村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共7人组成马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多次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共议产业发展大计,同商脱贫致富出路。当我们亲眼目睹贫困乡亲的艰辛生存状况后,我们一再做出马河脱贫之路到底在何方的急切思考,并决心一定要把马河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作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我们将从马河村的现实条件出发,举全部之力,严格落实产业扶贫、教育培训、搬迁扶贫、保障扶贫等惠民政策,想尽一切办法全力解决贫困村民增收难、修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基础设施是关键。“要想富,先修路”,市委组织部将紧紧围绕马河交通设施薄弱的实际,加大协调力度,大力发展马河村的交通基础设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目前,刘家坳片区村组公路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7月15日前通车,届时,困扰刘家坳片区4个村民小组1253人的交通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其他村组公路,规划在庙沟镇 “整乡推进”项目实施后,全部打通。全力以赴抓好危房改造,第一批危房改造64户已经完成,正在准备第二批贫困户危房改造。石红岩大型养殖基地正在谋划建设之中,新马河小学即将开工建设,除此之外,安全饮水工程、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也将陆续实施。
产业发展是根本。围绕提升马河现有优势产品附加值,按照“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村内前锦、景源专业土鸡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土鸡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大力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贫困村民采取多种形式“进社、入股、分红”,从而实现致富能人带动贫困乡亲脱贫。发展产业需要一定技术,我们结合村民特点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培训,让农民提高文化、技能素质,使更多的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今年,土鸡养殖培训班已经完成,现场培训也即将开始。其他相关培训也将陆续开展。
技能培训是手段。“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一方面,扶贫责任如山、时不我待,市委组织部将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可能扶贫济困。另一方面,弱鸟要先飞,广大贫困户要有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穷则思变”“弱鸟先飞”的动力,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勤奋实现脱贫致富。同时,“扶贫必扶智”,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再穷不能穷教育。市委组织部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全力破解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
乡亲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并肩,排除万难,抓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历史性机遇,苦干实干,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