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  静:书店的眼光也是文学的尺度之一

(2016-01-29 20:40:24)
标签:

文化

张静

书店的眼光

也是文学的尺度之一

北京青年报

分类: 自由典藏
张 <wbr> <wbr>静:书店的眼光也是文学的尺度之一


书店的眼光也是文学的尺度之一

 

 
作者:张   静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6年1月29日第B6版
 

http://epaper.ynet.com/images/2016-01/29/B06/6bt6_b.jpg 静:书店的眼光也是文学的尺度之一" TITLE="张  静:书店的眼光也是文学的尺度之一" />

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

        

      “如果你还读书,你就得承认你是这个时代的小众。”在首届书店文学奖的新闻发布会上,顾问之一、诗人西川这样说。某种程度上,这成为我们理解这个也许是全世界最年轻的文学奖项的通关密码。

       这是国内第一个以书店为单位的文学奖评选,由《单读》杂志发起,联合了全国二十多家本土书店一起参与提名评选,同时接受年轻的作者、译者的提名,最终由著名作家、批评家组成的顾问团确定获奖名单,今年的顾问包括西川、戴锦华、苏童、北岛、阎连科、刘震云。

       与这些闪亮的名字相比,这个文学奖最大的独特性来自于书店的联合。当阅读不再是时代的潮流、书店成为一个危机四伏的行业之时,书店文学奖的横空出世,主动而且明确地提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必要性。这次逆流而上的尝试,也在行业内外引起了共振。

       文学奖的评选在中国向来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领域,由于评奖主体的不同,往往造成标准、审美和趣味的迥异,甚至对立。各类政府机构、媒体颁发的奖项往往带有各自的烙印,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作品的艺术性、文学性,送上溢美之词。但是我们鲜少听到来自真正的书店从业者的声音,事实上他们才是每天与新书打交道的人,而书店空间才是作者与读者近距离接触的空间,是这一群人精神生活的中枢神经。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一切都被“碎片化”的时代,所有人都变成“低头族”的今天,来自书店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在晚清的时候,街道上都是抽鸦片烟的大烟馆,那个时候人都在拼命地吸大烟,跟我们现在拼命看手机是一样的。我们的时间、精神和灵魂全部被操控了。”阿乙说,“书店其实是包括手机在内的新媒体的洪流中最后的中流砥柱,理想主义最后还在这里存在。”

       获选这次年度书单之一的《斯通纳》的编辑在评奖现场分享了一个故事。《斯通纳》在1965 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50年,而作者约翰·威廉斯在生前没有得过任何奖项,直到他去世10 年后,英国水石书店才致以他迟到的赞许,给他颁发了第一个奖项,而在50年后的中国,又是一家书店,让这本被遗忘很久的坦诚之书回到中文读者的视野。这种巧合,或者说轮回,生动地体现了这个奖项的核心。

       无论是在演讲中感到自己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小众诗人”西川,自诩为“失败的文学青年”的许知远,还是恐惧手机和点击率的阿乙,专程从上海赶来的年度青年作者得主张定浩,这群原本在大时代里显得不合时宜的人,彼此之间之前就有许多隐秘的联系,比如诗人北岛是作家阿乙的伯乐,诗人西川就住在书店的旁边,张定浩和阿乙又是彼此的忠实读者,获得年度旅行文学作品奖的刘子超,曾经作为记者采访过北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年轻的文学奖获得了它的合法性和生命力。由作者、译者、读者和书店构成的这张紧密联结的网络,稳稳地托住了它延续下去的生命力。也许就像作家毛姆的那句话,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这个奖,这些人,这些书,都生活在这座避难所里面。

       书店文学奖除了评选每年度的优秀作品以外,还设置了几个特别奖项,包括年度青年作者、年度文学翻译、年度旅行写作和年度文化类新媒体实践,这几个崭新的奖项,再次体现出这个奖项的年轻,以及它与新语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年末的很多年度评选中被忽略的美好的小书终于浮出历史地表,那些年轻而微弱的声音终于被听到。

       这也许是一份小众的书单,可是做一个小众到底意味着什么?每一个时代和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作品。每个具体的文学奖都有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并不意味输赢,而是作品与时代复杂而暂定的关系。又如获得年度青年作者的张定浩的那本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没有永恒的致敬与赞礼,对于精神产品的优劣评判,剩下的,只能留给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