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化是艺术的根基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文化是艺术的根基
有人说,章燕明大师只是小学毕业,制作的壶艺能有多少文化内涵?这显然是一种偏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不也是小学毕业吗?壶艺泰斗顾景舟也只读了个私塾。章燕明大师虽然只读了小学,但他从小随父学艺,悉心钻研壶艺,磨练手拉坯朱泥制作方法,研读陶瓷工艺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壶艺。长期浸淫于艺术之海,加之一生好学不倦,不知不觉间,章燕明的个人涵养与艺术领悟能力已非常人能及。尤其是他自觉与陶瓷专家、文人的交往,倾听他们的建议,经年累月,博采众长,在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他的文化品位。入兰芝之室,久而衣袂生香,章燕明壶艺精湛,与专家、文人的交流分不开,与他的好学、钻研分不开。
宜兴紫砂的发展,得益于文人的推波助澜。自明代开始盛行泡茶,并成为文人的一大嗜好。董其昌,明代晚期名重一时的画坛领袖,中国山水画发生大转变时期的关键人物,华亭画派的开山鼻祖,官至礼部尚书。他醉心于金石书画,也醉心于收藏鉴赏,并参与壶艺的创作。他把书画篆刻融进紫砂壶艺,使得壶的造型、工艺及装饰变化极大,从而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发展和品位的提高,同时也对技艺注入了新元素,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章燕明受之启发,他请陶瓷专家、清 华大学教授张守智、杨善清予以指导,多次交流壶型设计与材质配方等,他邀请汉学大师、著名书画家饶宗颐,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鄢烈山等进行指导和交流。鄢烈山看了燕明艺术馆,观摩了章燕明大师一件件作品后写下了“巧夺天工”四个字,而饶宗颐先生也题写了“道法自然”四个字。我与章燕明大师同城,我是他家的常客,而他和儿子章海元也是我家常客,我们经常探讨壶艺,研究新的创作方法。由于他喜交文人,从而拓宽了创作的思路,制作的朱泥壶造型更加丰富,款式更加多样,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文化是艺术的根基,也是艺术发展的精神花园,更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肥沃土壤。潮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瓷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潮州手拉坯朱泥壶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潮州文化知名度的提升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接受,进而追捧。
在过去,民间艺人们走街串巷,活跃在瓦市胡同、摊贩之间。潮州壶艺的真正兴起也是近十年的事。本世纪初,一把好的朱泥壶也就几百元。如今,像章燕明这样的名家精品早已卖到六位数了。
摘自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人章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