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万物生》结出硕果|云南昭通作家沈洋新作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2015-11-16 01:07:03)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万物生》结出硕果|云南昭通作家沈洋新作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云南昭通作家沈洋新作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万物生》结出硕果

   都市时报记者 闫钰

 

  昭通作家群在云南文学史上是一种标志性的存在,最近,又一位昭通青年作家走到台前,引起业界与大众关注。日前,由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云南省作家协会、昭通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沈洋长篇乡土小说《万物生》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这也是近年来昭通作家乃至云南作家在国家级文学殿堂的一次新锐亮相。

  当天,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以及雷达、施战军、俞胜、胡性能、夏天敏、吕亚平、宋家宏、潘灵等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出席了研讨会。

  《万物生》 由昭通青年作家沈洋筹备5年,历时1年创作完成。该书以鹤镇苹果村为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以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文雅琪开展群众工作为主线,书写了一个村庄在挣扎中蜕变的轨迹,书中涉及土地流转、环境保护、工业发展等方面,张扬了中国农民百折不挠、敢于创造的拼搏精神。小说紧贴大地脉搏,富有生活趣味,同时又有着沧桑的历史纵深感。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白庚胜赞叹,小说《万物生》是来自深扎农村第一线的最新收获,诠释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一个作家的重要意义。而作家沈洋则表示,很高兴自己创作的“苹果”受到大家喜爱,他将继续深入生活,写出更多有群众基础、接地气的优秀文学作品。

 [转载]《万物生》结出硕果|云南昭通作家沈洋新作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对话沈洋:昭通作家群需要走出来,再创辉煌

  

  都市时报:请你谈谈这本书的创作初衷,书名《万物生》怎样去解读?

  沈洋:我在三甲村挂职锻炼的日子里发现,今天的农民,他们更渴望生活质量的提升,渴望精神层面的自由。我想把新时期农民渴求文化提升、生活品位提高和精神飞扬的心态写出来,写出他们在这块土地上一种不断向上的生机与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世界万物,何愁生长。

  

  都市时报:这本书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在创作中你如何处理“正”与“负”的问题?

  沈洋:我在创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处理好正能量和负能量如何交锋的问题。一写当前的现实生活,必然触及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敏感问题,而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又要使作品能够传递出正能量,这样的写作显然更像是在走钢丝,必须站稳自己的脚跟。

  

  都市时报:你认为乡土文学目前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怎样的分量?一部优秀的乡土文学,其内核是什么?

  沈洋:尽管现在流行穿越、玄幻等各种类型小说,但我仍然觉得乡土题材的小说有着重要的地位,每个人上数三代,都会直接或间接与农村、农民发生关系,每个人都有浓浓的乡愁。乡土题材的小说是写给大众看的,只要写好了,就一定有市场。

  一部优秀的乡土小说首先要站稳立场,站在大众的立场来看问题,还要有引人入胜的好故事与好视角,为大家带来阅读享受。此外要有情怀,如果没有一种为民着想,为民分忧的态度和情怀,那小说写作的技巧再高明,也不是一部优秀的乡土小说。

  

  都市时报:昭通作家群在云南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曾一度创造了辉煌,作为昭通作家群中的一员,你如何看这个群体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未来走向?

  沈洋:昭通活跃着一大批文学写作者,而且不少人都取得了不凡成绩。但昭通作家走到今天,也面临着自身的困境。比如说,昭通作家群体大多长年偏居一隅,视野相对狭窄,要想再创辉煌,走得更远,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理论水平,多参加一些国内高水平的文学交流活动,多开阔视野,同时深入生活,沉心静气写作。

[转载]《万物生》结出硕果|云南昭通作家沈洋新作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转载]《万物生》结出硕果|云南昭通作家沈洋新作亮相中国现代文学馆

    (原载《都市时报》2015年11月15日文娱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