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印泥知识及钤印方法

(2015-10-31 13:16:0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钤印的方法

 

 

    搞书画必盖印章,用印章必用印泥,因此或多或少都应该懂一点印泥知识。

     印泥之质量标准   

     如果达到了以下六个要求,则印泥肯定使优良的。
    (一)颜色鲜艳,历久不变,无侵蚀性;

    (二)钤出印文遮盖率高,连钤数十次字口依旧清晰;

    (三)在两三个月内不使用,泥质不发生油浮朱沉;

    (四)在气温摄氏4度左右到30度左右,泥质稠度变化小;

    (五)泥质细腻有光泽,富弹性,印文无渗红;

    (六)历久不霉烂,不硬结。
    这六个要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如“颜色鲜艳,历久不变”,同“遮盖率高”,有内在关系又有所区别,颜色能历久不变而鲜艳,则这种朱料肯定遮盖率高;但遮盖率高了,不一定“连钤数十次而字口依旧清晰”,反之。连钤数十次字口清晰的,不一定遮盖率高。再则,“印文无渗红”,同遮盖率有联系,因遮盖率高的颜料肯定不会渗红,但无渗红的泥质不一定“细腻”,“富弹性”。“不发生油浮朱沉”同“稠度变化小”有关系,但油浮朱沉不一定是由于稠度变化而发生的,还有一个温差和时间的关系,等等。
   

印泥之收藏和使用   

   

    印泥必须用瓷缸贮藏,尤以旧瓷为最佳,忌用其他质地的缸,金属制的更不行。瓷质色白清洁,性稳定,不漏油,不吸湿。瓷缸的形状使用以圆者最为合理,使印泥放在中央使用时转动方便。缸盖要选高的,可避免被印泥沾上。
    印泥不要平铺,而要堆成馒头形,放在缸的中央,四周留有空隙,这样堆放有三个优点:

    (一)养成在使用时不使印泥沾到缸边的习惯,保持整洁;搭印泥时刻避免印、缸相碰。

    (二)印泥长久不用,总会发生油浮朱沉,是否发生这种现象,只要观察四周空隙之处有无油迹渗出即可知,如有渗出则用印箸翻拌,如无渗出,则告诉泥印泥可用。

    (三)在印章蘸印泥时,印泥会随印章上下波动,使整团印泥发生位置移动,油朱亦随之从底层向上移动,可免去经常用印箸翻拌。笔者常碰到这样的事:有些同道把印泥拿来说印泥已结实,要修一修。一看印泥如面饼摊在缸底薄薄一块,很难看。用印箸翻拌堆在缸中央后,钤印试之,大都尚可用。其原因就是平铺(本是堆簇的,使用不当而平铺)太薄,油朱失调所至。
    缸盖要紧,使用要勤盖,不要敞开太久,以防灰尘。一两印泥可钤二三千方印花,每一次总有灰尘侵入几千次累计是可观的,如再加上敞开不盖的习惯,那就成问题了。印泥珍贵,无故受损很可惜。过了黄霉天进入炎夏,应把印泥再日光中曝晒一时,以清黄霉时进入缸内的水分。
    用印时尽可能把印章垂直蘸泥,钤盖的印文才不走样,也可减少油朱进入印底而浪费。印章只能用一种印泥,用后印章应收归清洁的匣子里,以待再用。有人主张用一次就揩一次印面,似不必要。问题在于印章保持洁净。多揩印面,印文易损。如改用另一种印泥,则须用弱碱性洗涤剂洗涤印面。二种印泥混用对泥质害处极大。
印泥如在一个时期内估计不用,应用透明胶带把缸的天地接缝除一周密封,以防水分灰尘进入。
    不要以金属印章使用优质印泥,金属氧化物进入印泥后会败坏泥质的。
    印泥使用长久,油朱减少,如要修制,则必须用同样的油朱才可。

    当今市售书画篆刻印泥唯五家知名:上海西泠印社“潜泉”牌印泥、杭州西泠印社“西泠印泥”、苏州姜思序堂印泥、漳州八宝印泥,上海李耘萍“石泉”印泥。尚有篆刻网手捣印泥,为近年新起之品牌,网络上尚口碑尚佳,我未曾使用,不做评价。

印泥干了办?

    印泥主要由硃砂、艾草、印油组成,硃砂质量较油为重,放置一段时间不用就容易出油,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搅拌,以维持最佳品质。只要用印筋同方向缓缓搅匀,就可以恢复印泥原有的柔软度与圆润色彩。天气寒冷时,印泥容易变干,柔软度不够,所以在使用印泥前,建议在太阳底下晒10分钟左右。当没有太阳时,可以用热风枪或家用的电吹风在印泥四周时行加热,温度上升,印泥自然会变得柔软一些,使用起来效果会更理想一些。

书画印泥的特征

    书画印泥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  

    一、不渗油。也就是通过印章转印在纸或者类似的织物表面后,印痕边界不会有油明显外渗。   

    二、良好的遮蔽性。简单的说,就是钤盖在墨迹上,印文部分能遮盖住墨色,把纸提起对着强光,印文部分是不透光的。通常具备良好遮蔽性的书画印泥,同时也就具备厚实的印蜕立体感。  

    三、良好的印文还原能力。如果还原能力不好,那么朱文会变粗,白文会变细,同时印文边缘会粘连、模糊,不清晰。   

    四、良好的转移性。也就是可以比较快和比较均匀的被印章蘸取,再比较均匀的被印章压实在介质表面。   

    五、颜色不浮不滞,具有持久的保持性。这主要是近代以来,印泥的制作多掺加有机颜料或者其他物料,造成颜色或过于艳丽,或粗滞不均,甚至为书画作品减色。而人工合成的颜料,颜色的保持力有限,因此上乘的书画印泥,都应使用纯朱砂制作。  

    六、稳定的理化性能。也就是正常使用和保存状态下,不会很快就变干、返稀,甚至变质。同时在环境温差较大时,性状变化要小。

书画印泥的成分

    书画印泥的原料,包括颜料、油料和纤维三个基本成分,颜料用于着色,油料作用是粘结和提供转移的介质,纤维作用是储纳油份、限制蘸取时的转移量,并保持一定的应力。  

    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其中以天然朱砂为最优,其他有机颜料虽然鲜艳度要比朱砂好,但是遮蔽性、色彩保持性均无法与朱砂相比。彩色印泥一般需要有机颜料配制。  

    油料,常用的是蓖麻油与工业菜油,但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有的工序需要数年才能达到上品印泥制作之需。   

    纤维,常用的为艾绒,即艾叶揉搓去杂后的棉绒状纤维,其他的纤维,如棉、丝、藕丝、树皮浆绒等,在耐久性、交联性、吸附性等方面,都不及艾绒。  

    其他成分,金箔、香料现在基本都已经不添加,而珍珠、其他药材、宝石等,民国以来大量的实验证明,对印泥的品质并无提高,反而一些历史文献提及的此类原料会使印泥品质下降。  

    书画印泥的优良表现,最关键是依靠原料的选择与制备,原料的级别与纯净程度,直接决定印泥的品质。书画印泥的制作是将经严格选备的原料按配方混合,手工精心混合而成,机械加工的颜色与纤维完整性都差。混合工艺也十分严格,用力和混合时间都决定印泥的品质。

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入缸。盛装于细瓷、玛瑙、玉等不吸油的带盖印泥盒内(亦称印泥缸)。金属的盒子不可用,因为会与朱砂产生缓慢的化合反应,导致颜色改变。

    调堆。使用前,用印筋(一端或两端为扁平状的专用搅拌棒,可用类似物品替代)将置于印泥盒内的印泥上下翻动,以使泥体均匀,然后由底挑拨起一侧朝对角方向拨压入泥团,注意边挑边压,不要挑断或挑起过高,同时顺势沿同一方向环转搓压整个印泥团。转动印泥盒另换挑拨位置,按相同方向反复多次,直至印泥堆成顶部为球状。调堆的目的是均化印泥的组成,并使艾绒基本成同向排列,避免使用过程中艾绒被拉出而影响钤印效果。亦使印泥身量增厚,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回弹良好。调好后最好静置数日使用,以便调制时卷入的空气自然排出,泥体更为密实光润。

    上朱。印章在蘸取印泥时,不可直接戳入,须一手持稳印泥盒,一手持章使印面一侧触打堆好的印泥顶上圆光处,轻触即离,边打边转动印章,使印章先四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布满印泥,宁可多次轻打,不可求快重手。在印面平整时,上朱厚薄直接决定印迹效果,应根据需要先行试钤,以积经验。新制印章,务必除尽石屑,以免落入印泥。如印泥新堆未定被成束拉出,应将泥头团压后再继续进行。

    钤印

    方式一:将印章果断放置在纸上(或绢、布),用手在印章顶部用力下压,使印面受力均匀,然后迅速轻拿开印章。白文印宜厚垫,朱文印宜薄垫,最好使用印规,以便有露白时进行迭印。

    方式二:上朱后将印章印面朝上放置,覆纸于上,用指甲、印泥盒盖等在纸背匀力勒压,然后揭取印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方式三:用拓包或手指薄蘸印泥渡于印面,均匀后落纸。无论何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

养泥

    常温下密闭保存。不可裸置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应经常进翻动以使印泥内部组织均匀。如使用频繁,泥质干涩,可加专用印泥油、朱砂以助复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