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遥文学奖第三季度评审空缺: 中国的长篇小说绝大部分没有我们期待的文学灵魂

(2015-10-24 12:29:42)
标签:

文化

路遥文学奖

第三季度评审空缺

评委会痛陈长篇弊病

中华读书报

分类: 自由点击
路遥文学奖第三季度评审空缺: <wbr>中国的长篇小说绝大部分没有我们期待的文学灵魂

路遥文学奖第三季度评审空缺

 

评委会痛陈长篇弊病

 

评委会表示中国的长篇小说绝大部分没有我们期待的文学灵魂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5年10月21日第1版

    

    本报讯(记者夏琪) 金秋时节,路遥文学奖第三季度评审工作结束,却未有相应的收获。记者近日从路遥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获悉,第三季度路遥文学奖评选空缺。

    据悉,第三季度29部作品进入路遥文学奖的视野,文学期刊27部作品,出版社有2部作品,比前两个季度多了几部。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但许多相关作品文学性比较欠缺,被路遥文学奖排除在外。据路遥文学奖组委会透露,第三季度参评作品整体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幼稚空洞,索然无味,有椟无珠,缺少文学灵魂,在小说的深度广度和强度上都很不够,都没有写出历史和时代的中国真相,甚至刻意回避了真相,让小说变得轻浮无聊。

    实际上第三季度的作家阵容比较强大。一审评委表示,他们比较关注的作品是东西《篡改的命》、陈应松《还魂记》、韩东《隐秘而欢乐》、张翎《流年物语》、阿袁《师母》、周瑄璞的《多湾》、须一瓜的小说《别人》陈文超《痴人街》。一审评委很期待他们之中有好作品,但阅读之后深感失望。“我们阅读中国小说没有尽头,更没有惊喜。本届获得诺奖的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是浓缩的文学,没有矫饰,没有废话,皆是文学的精髓和明珠,写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噩梦,这是20世纪历史深处人类难以直面的真相,中国作家的长篇小说,则是泡沫化的文学,遮蔽虚化了历史和现实,掩盖了真相,文学灵魂不知所终,或者从来就没有。”评委会表示,中国的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绝大部分属于包装纸文学,没有我们期待的文学高贵的灵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