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在中国具有文学奖最高奖之称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结果揭晓,5部作品获此殊荣,分别是: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王蒙的《这边风景》(花城出版社2013年版)、李佩甫的《生命册》(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金宇澄的《繁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和苏童的《黄雀记》(作家出版社2013年版)。
这5部获奖作品经由六轮投票产生,在获悉得奖后,作家们以不同庆祝方式表达了各自的喜悦。格非以最高票数得奖,他在“不敢相信”之余,认为获奖是对他的肯定,为他以后的写作鼓劲儿;81岁的王蒙笑称“好事儿不会嫌它晚”;李佩甫则“多抽了两根烟,吃了碗烩面”,写作还会继续下去;金宇澄感谢上海这座城市带给他写作创意,而《繁花》的素材笔记,同时也是他的第一本散文精选集《洗牌年代》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即将亮相上海书展;苏童则笑称不会像刘震云一样把奖金买西红柿,《黄雀记》是“香椿树街”系列的延续,该书和《河岸》一起,是他最满意的两部长篇小说。
从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基本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在《格非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春尽江南、山河入梦》中,格非以一贯的优雅和从容,将一个女子的命运与近代中国的厚重历史交织在一起,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演变轨迹。《这边风景》是王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他用悬念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生命册》的作者李佩甫来自河南,讲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知识分子游离在欲望和良知之间的故事,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繁花》里地道的上海口语,经过作家金宇澄的精心拿捏,音律毕现,生动记录了30多年间上海这座城市真实的生活世相。《黄雀记》则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从容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
获奖名单发布后,网络书店当天稍晚如《黄雀记》、《生命册》等书就已断货。据该书出版方、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说,他们其实在作品入围时,就已准备加印,目前加印工作仍在继续,他们会尽快铺货。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至今销量过百万册。据该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介绍,茅奖对作品的销售拉动作用甚至比诺奖还大,如毕飞宇的《推拿》在2011年获茅盾文学奖后,目前已加印至近40万册。一些原先卖得不好的作品在纳入全集后,销量被大幅带动。而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作品,至今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和长久的生命力,每年销量都在40万册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