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郑润良《贵州民族报》新作评论7月24日专栏文章:直面生活内在的戏剧与紧张

(2015-07-25 07:49:37)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直面生活内在的戏剧与紧张

—— 读张庆国小说集《如鬼》

作者: 版面:第A12版 制作:吴春琴 时间:2015-07-24
    越来越多的作家和评论家意识到书写当下现实的难度,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复杂性成为文学圈热议的话题。张庆国的小说集《如鬼》让我们感觉到他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有效的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菊花堂》和《如风》这两部作品,从中我看到作者捕捉当代生活内在的戏剧性与紧张的能力。
   张庆国《如风》中的警察陈刚在故事开始时似乎左右逢源。他在县城拥有一套房子,一个女朋友,又因为工作的关系被提拔到黑山镇派出所当所长,唯一的工作就是陪“下乡”的上级领导猎杀野猪。但他一直放心不下他的女朋友小丁。最终他的担心变成了残酷的现实,他的女朋友攀附上更有实力的对象,他的老家也变成了“大人物”们感兴趣的矿区。县城和乡村都不属于他。
    《菊花堂》以第一人称写我与情人赵菊花开了个正规发廊,找了两个小妹莎曼和小芸当服务员。其间经历了警察希望联手钓鱼、有黑社会背景的司机黑皮强行当莎曼的护花使者、小流氓上门收保护费等戏剧性事件,最终因为黑皮开车压死了小流氓,发廊停业树倒猢狲散。
    这两篇小说有几个相同点:一、戏剧性强,使得小说一直保持一种内在的紧张感。但这种戏剧性与紧张感又是围绕人物关系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应了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混杂、暧昧与潜在的危机。比如,菊花堂这个发廊,虽然是正规的,但就像一只苍蝇纸,必然会吸引各种苍蝇。比如黑皮、比如小流氓,比如原来想分赃的小警察。他们之间又形成了某种动态的平衡。比如,莎曼等非常讨厌黑皮,但又渴求他的保护,甚至希望他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铤而走险两败俱伤。结果确实如莎曼等人预料的,但是更惨烈,平衡也打破了,最终大伙只能黯然退场。第二点,比较有意思的是,两篇小说都有一个人物是警察。警察原本应该是维护正义的化身,但在这里都没有干什么好事。一个是想分赃,而且软弱。另一个的主要任务是陪领导玩,最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朋友投入一个领导的怀抱。三、两篇小说的结尾都暗示了一种当代人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感,突出了“落荒而逃”的意象。《菊花堂》的结尾,“于是我无耻地落荒而逃,在深夜空荡荡的街上失魂落魄地奔逃,身后是赵菊花暗淡无光的双眼,还有被重重高楼割裂得七零八落的黑夜。”无独有偶,《如风》的结尾是,“更远的山上,一群猎狗呜呜咆哮着,如风一般朝县城狂奔,把夜晚撞碎了。”
    这部作品集里我个人感觉写的较好的还有《如鬼》,写得很厚重,写出了特殊年代,背负家族孽债的二叔、三姑姑等人为了在官场升迁成了背弃父母、故乡的精神上的孤魂野鬼。这实际上也是对过往历史内在戏剧性与紧张的捕捉。
   相比之下,集子中写于90年代的作品如《水镇蝴蝶飞舞》就过于轻飘、没什么实际内涵。这不是张庆国一个人的问题,是那个时代的某种写作习气所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