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承志: 散文的丰富与小说的虚构

(2015-06-27 00:46:42)
标签:

情感

文化

张承志

散文的丰富

小说的虚构

分类: 自由典藏

张承志: <wbr>散文的丰富与小说的虚构

 

 

散文的丰富与小说的虚构



    ■作者:张承志   原载:《文学报》2015年6月25日第20版
  

     小说的本质不是故事,而是虚构。我自己个人的阅读体验(也可能包括很多读者),更想知道作品的本意,想知道自己想寻找的东西是否存在。在我写过的一篇关于小说的文字《彼岸的浪漫》中我这样说过:“我居然也有十数年的作小说史。真是莫知悲喜,解说不清。而小说,无论怎样‘作’,我自知并未入门,也不喜欢。”后来在《鲜花的废墟》里言及梅里美时我又写过:“……惟结集时人才有空回忆、并接触自己早期的习作。我不禁为自己和这些自己写下的所谓小说的单薄,感到吃惊和害臊; 也为容忍和成全了如此自己的时代,感到惊奇与慨叹。如今我对小说这形式已经几近放弃。我对故事的营造,愈发觉得缺少兴致也缺乏才思。我更喜欢追求思想及其朴素的表达; 喜欢摒除迂回和编造、喜欢把发现和认识、论文和学术,都直接写入随心所欲的散文之中。这并非是在贬低小说艺术。或许正是这样的我,才算懂得了尊重小说。我发现,我其实没有什么小说家的才能。”
  散文本身照样可以有丰富的故事,只是散文或随笔不虚构,更自由,论述的,抒情的,甚至考据的内容,都能在散文中表达。
  我不希望学术只是发表在学报上的死板论文。这种格式排斥更多的读者,也限制感情的表达。但是学术和散文的糅合,是可能的。1980年我调查了一条新疆的古道,是蒙古时代成吉思汗才能够从蒙古高原进入中亚的通路。调查结束后,在思索一篇学术文章时,我作出了一个决心,就是把一切学术的题目都写成文学的散文。它就是《荒芜英雄路》。与此同时,我也决心让自己的散文,具备学术的内涵或依据。是的,非学术的文学,更需要暗藏严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