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贾平凹的散文观
(2015-06-24 22:51:26)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贾平凹的散文观
1
中国散文的一兴一衰,皆是真情的一得一失。六十年代初期之所以产生一批散文名家和名作,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依赖的便是真情的勃发。但不久社会生活的不正常,散文顿跌于套式,后一场文化革命使人的虚假恶性发展为疯狂,文风以唯美主义又更衍变为一种声嘶力竭的空喊,以致从此声名狼藉。
2
唾弃轻而狂的文风,有人却走向另一绝地,使散文的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男不男女不女的二性子气,小,巧,甜腻。振兴中华,紧要的是振兴国民性,增强民族的自尊自强自立的素质,散文要以此为己任,让时代精神进来,让社会生活进来,张扬大度、力度,弃去俗气、小气。
3
中国的文字愈来愈走向世界,散文要破除框式,搞中西杂交。弄通弄懂什么是民族传统的东西,什么是外来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化合,走出一条极民族化的又极具有现代意识的路子。散文之所以是散文,只有这么开放,才能坚实地独立于文坛。
4
散文应该是美文,不仅是写什么,而还要怎么写。有人将散文当作写小说前的训练,或应景之作,敷衍成篇糟踏散文的面目。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高尚,要扫除一切陈言,潜心探索它的结构、形式、文字,反复试验和实践,追求它应有的时空。
5
我们读《古文观止》,读中学课本,看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散文大家,写得那一二篇绝美的抒情文,以为散文就是这类,但为了读到某一大家的更多的抒情文而翻阅他的文集时,我们常常吃惊他的一生仅仅是写了这几篇抒情文,而大量的是谈天说地和评论天下的文章,原来他们始终是以生命体证天地自然。社会到了今日,出版业异常发达,做文章的人太容易有出版和发表的地方,为出版而发表而做文章,文章必然量多质劣。
6
当然,文章的好坏,是时代之势左右,汉唐的文章只能是在汉唐,明清的文章只能是在明清。说过了,一个时代的文章总体水准由一个时代而定,但往往是一个作家的具体作品却改变了某个时期的文风。作家个人的作用实在是相当大的。中外的文学史已经证明:真情实感,文章兴,浮艳虚假,文章衰。文学史上之所以有大家,大家之所以出现,就是在每一个世风浮靡、文风花拳绣腿的时期有人力排陈腐,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