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张永贤关于母亲节来信
(2015-06-21 14:13:38)
致菜根谭先生
|
|
作者:张永贤 时间:2006-5-18 2:23:47
|
先生:
昨晚拜读了您关于“母亲节”的长篇论述,很是激动,也颇为感动,忍不住给您写这封信。通过您的介绍,我才知道了这母亲节的由来,真是惭愧之至。我和您的观点很一致,我看见国人过圣诞节就很不以为然,总觉得有点崇洋媚外的味道。不过圣诞节倒是个挺有意义的节日,尤其是那美丽的传说对孩子们来讲很有诱惑力,因为孩子们充满幻想,都希望能在那一天得到圣诞老人的恩赐。还有大学生们,平日里被学习所累,也都愿意在那一天放松一下自己,闹一回,疯一回。年长的人恐怕不会有谁去过这个节日。但我不知道外国人是不是也过我们的节日。
我特别赞成您对建立中国的母亲节和父亲节的建议,尤其是您说的把十月二日和腊月十五定为母亲节和父亲节,我认为非常恰当。您所阐述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非常正确,很有说服力,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赞成您的观点和建议。我甚至觉得您应该直书国务院,让我们的领导者知晓我们百姓的希望和心声,我相信我们的领导人会考虑这一请求的,因为这一建议,正像您所说的,无论是于家于民于国,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民族有着传统的优良品德,作为国人,我感到骄傲。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的儿孙们正面临着思想危机,品德危机。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极为不利。在学校里,他们被紧张的学习氛围笼罩着,小小的年纪就承受着连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负荷。而学校的老师们,又大都以学习成绩论高低,学习好的受宠,学习不好的就只有低眉顺眼的份儿了。这就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从小就有了等级观念。学习好的自以为是,洋洋自得,虚荣心膨胀。学习不好的又颓废委靡,甚至得了抑郁症。正像您所说的那样,有些孩子的自私心相当重,不仅表现在衣食住行上,还表现在学习上。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两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同桌,在一次考试中,其中的一位超过了另一位,那另一位就找到老师要求调桌,因为她认为那其中的一位是借了她的光,她绝不允许有人超过她,这不是私心么?这不是虚荣心么?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举不胜举。这些都是学校的环境造成的,也怪不得学
生们。在家里呢,像这么大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大都在三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年龄,他们身上的负担更重,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还要为工作拼命,薪水大都也不是很高。这有工作的还好些,还有很多没有工作的,他们的处境更难,他们面临着企业买断整合,面临着下岗再就业,都在为找生活的出路而奔波,他们的身心交瘁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家庭环境,处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年轻父母们,又怎能有精力把孩子教育好呢?我虽然在“母亲节随想”里提到了母亲的责任,但这只是青少年教育因素的一个方面。除了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三分之一的生命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再就是社会大环境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人人都知道。今天很晚了,先谈到这里。
最后再说两句,之所以给您写这封信,完全是受了您的启发和教育,感触颇深。也就不揣冒昧,又一次班门弄斧,敬请先生指教。
张永贤于五月十八日凌晨两点十四分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